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假期,是指经过长期治疗取得疗效满意,药物暂停后,患者仍可从抗骨折疗效中获益,而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降低的一种措施。药物假期通常是指双膦酸盐(BPs)的药物假期,不适用于高骨折风险人群。
BPs具有可在骨骼中长时间停留和储存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由于骨重建速率的降低,BPs会长期存留在骨骼内缓慢地释放和回收,产生持续但逐渐减弱的抗骨吸收作用,维持预防骨折的疗效。
在双膦酸盐长期使用的药物研究(包括FLEX研究、HORIZON-PFT延长研究、VERT-MN研究)中,结果显示长期治疗组与后期暂停药物组相比,暂停用药后多个关键部位的骨折风险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骨密度依然可以高于治疗前水平。
口服BPs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食道及胃肠道不适;静脉BPs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急性药物反应(发热、乏力和肌肉酸痛)。这些消化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相关,药物暂停后这些不良反应也随之消失。在静脉注射双膦酸的研究中,发现心房颤动是使用BPs的另一个可能的副作用。
避免消化道癌症、非典型性股骨骨折(AFFs) 和颌骨坏死(ONJ)等)潜在风险增加。
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表明:AFFs和ONJ的发生可能与BPs的使用有关,持续使用BPs是AFF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NJ发生率也随BPs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AFF和ONJ均是罕见的不良事件。据报道,AFF总发生率为每1万患者中2.3例/年,口服BPs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中ONJ的发生率为每10万患者中1.04~69例/年;静脉BPs治疗ONJ的发生率在每10万患者中0~90例/年。
有研究认为,在暂停药物治疗后,无论BPs是否长期存在于骨骼中,这些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都将迅速降低。
(1)使用某些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患者,不适于进行药物假期。雌激素选用于那些有明显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不建议长期使用,故不涉及药物假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人工合成甲状旁腺激素片段(特立帕肽)和RANKL抗体(狄诺塞麦)等药物,由于停药后即会出现骨密度的迅速丢失,骨折风险明显增加,亦不建议药物假期。
(2)骨折高风险人群也不建议药物假期:骨密度低,近期有脆性骨折史,尤其是髋部T评分< -2.5SD的患者以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患者不建议选择药物假期。
(3)药物假期中,患者可能出现骨密度下降,骨转换指标上升,椎体新骨折发生率增加。对比研究发现,BPs治疗暂停进入药物假期的患者几乎所有人均出现骨密度下降,骨转换指标上升,椎体新骨折发生率增加。在双膦酸盐长期用药的药物研究FLEX、HORIZON-PFT延长研究、VERT-MN均观察到了类似结果。
(4)骨质疏松治疗中,BPs和狄诺塞麦暂停后骨折风险明显上升,新临床骨折和椎体骨折发生人数显著增加。BPs治疗停止后,新临床骨折人数增加20%~40%,椎体骨折风险上升近一倍;狄诺塞麦停药患者出现快速骨量下降,多发性椎体骨折增加5%。
来源:积水潭骨松防治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