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由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咳嗽会议于2023年12月1-3日在广州盛大召开。由钟南山院士和赖克方教授领衔的国内外杰出呼吸医学专家在此次盛会中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分享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本文整理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会议议程涵盖了当前国际慢性咳嗽领域的最新前沿及临床治疗方案,为呼吸医学领域的专家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大会共同主席英国帝国理工大学KianFan Chung教授、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Peter Dicpinigaitis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克方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病因诊治均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希望借此会议,呼吸医学领域的专家们能够进一步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本次会议将为解决呼吸系统疾病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案,为提升全球呼吸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在第四届国际咳嗽会议期间,参会专家特设立黏液高分泌专题会议,分享了黏液高分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会议伊始,赖克方教授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晓菊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气道黏液高分泌与炎症、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也有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表现为反复咳痰症状,值得深入探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富强教授在题为“新冠感染咳嗽与黏液高分泌”的讲课中指出,对全球造成前所未有影响的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咳嗽咳痰,其发生机制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气道黏液高分泌有关[1,2]。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形成痰液,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急性咳嗽的一个重要机制[1]。同时黏液增加阻碍黏液纤毛运输,促进气道阻塞,并限制随后的气道通气[2]。
基于以上发病机制,祛痰治疗在新冠相关黏液高分泌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3]指出,在标准治疗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显著增加新冠患者氧合指数并减少肺损伤(图),可能与NAC兼具祛痰、抗氧化、抗炎多重作用机制有关,此药物也被多项国内指南/共识[4-7]推荐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咳嗽黏液高分泌的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随后分享了题为“黏液高分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报告。宋教授指出,呼吸道分泌物来源于呼吸道黏膜下腺体、呼吸道上皮杯状细胞、纤毛细胞等,主要由水、黏液蛋白、糖蛋白和盐类组成。受到炎症、化学物、粉尘、吸烟等刺激后,出现短期或长期黏液高分泌状态。高分泌与呼吸道酸化及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FTR)下调相关,CFTR功能丧失导致呼吸道表面脱水和酸化,黏液分泌过多,黏液堵塞,从而导致纤维清除减少、慢性炎症、先天免疫功能受损及感染。黏液高分泌还会为细菌黏附与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增加气道阻力,导致过度充气、气道重塑、气道慢性炎症等。此时,黏液溶解剂(如NAC具有抗氧化,裂解黏稠痰液,可改善COPD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减少急性发作的作用)、黏液促排剂、物理排痰、雾化吸入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针对“支扩症中的黏液高分泌与细菌定植”进行了详细论述。徐教授指出,咳痰是支扩重要的临床表现。患者黏液高分泌、感染、炎症和气道结构破坏构成恶性循环,相互影响,形成“旋涡”,导致支扩。其中黏液高分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高分泌的黏液使得细菌容易定值于气道,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又反过来促进黏液高分泌。打破此种恶性循环、针对黏液高分泌的治疗因而支扩诊治中占重要地位。以NAC为例,其祛痰、改善黏液高分泌的特点可以减少过量产生的黏液,并且,NAC可抑制生物膜形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也有作用,其抗氧化及抗炎的作用则针对支扩中导致气管上皮及其他结构损害的氧化应激及炎症。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沈宁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璘令教授与三位授课专家针对前沿热点与临床实践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专家提到,患者基础疾病、不同感染状态都会影响黏液分泌状态,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黏液黏滞度的明显增加,酸性黏液蛋白的过度分泌可能导致小气道栓塞,也是新冠患者呼吸衰竭死亡的重要原因,此时应用NAC进行雾化治疗,促进排痰或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会议尾声,赖克方教授与刘晓菊教授在总结中表示,通过黏液高分泌专题会议,我们对黏液高分泌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也意识到了黏液高分泌在咳嗽中的关键作用。希望以后能通过明确发病机制、合理应用祛痰药物,从而更好地管理咳嗽咳痰症状,不断推动咳嗽管理领域向前发展。
第四届国际咳嗽会议现已圆满落幕!希望通过国际咳嗽会议的举办,进一步推广中国咳嗽指南,提高基层以及社区医生对咳嗽诊断和治疗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同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开展全国性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慢性咳嗽数据登记工作,建立中国慢性咳嗽队列及登记随访平台,以识别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对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型进行更多的研究。大会期间,黏液高分泌专题会议的设立也为与会同道提供了黏液高分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的交流平台。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国际咳嗽会议的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3,46:网络预发表
2. Meyerholz DK, et al. Vet Pathol. 2022 Jul;59(4)578-585.
3. Gaynitdinova VV, et al. Pulmonologiya 2021; 31: 21-29.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5. 新型灌装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6. 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
7. 意大利新冠治疗管理指南(2021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