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警惕!突发糖尿病的背后可能是“癌中之王”

2022-05-09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胰腺癌

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邹大进


编者按


患者短期内体重减轻过多,伴有脂肪泻,无糖尿病家族史,胰岛功能还好,但是病情进展很快。虽然已初步确诊为糖尿病,但是并不足以解释上述症状。

到底是什么原因?


病例


患者,男性,55岁,因“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2月”于2020年9月04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近6个月来乏力不适,查空腹血糖8.9 mmol/L,HbA1c 7.8%,外院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近两个月出现烦渴、多饮,每日饮水2500 ml左右,尿量增多,每日约2000 ml,多食、易饥,近两个月体重下降6 kg。未引起患者重视,渐加重,出现肢体乏力,每天腹泻三次。外院门诊查“空腹血糖22.43 mmol/L”,随后来我院,门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患者自述:无糖尿病家族史。每天饮酒、吸烟20年,每天30支;特殊药物服用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

  • T 36.7℃,P 74 次/分,R 18 次/分,BP 120/70 mmHg,BMI 18.6 kg/m2,神志清晰,营养良好;

  •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

  • 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 征(-),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初诊: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


入院后辅助检查:

  • HbA1c 15.3%, 空腹C肽 1.2 ng/ml,餐后2小时C肽 2.6 ng/ml;

  • 尿葡萄糖3+,尿酮体2+;

  • 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 动脉血pH 7.38;

  • 大便隐血实验阴性,大便脂肪染色++;

  • 白细胞4.29×109/L,红细胞3.71×1012/L,血红蛋白116.0 g/L,血小板 207×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0.0 U/L,谷氨酰转肽酶16 U/L,肌酐41.40 μmol/L,甘油三酯0.87 mmol/l, 总胆固醇4.2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2.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67 mmol/L,总蛋白50.1 g/L,白蛋白31.6 g/L,球蛋白18.5 g/L,血钾4.30 mmol/L,血钠141.0 mmol/L,血氯104 mmol/L,血淀粉酶75 U/L。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饮食控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补液等综合治疗,复查尿酮体(-)。



一、疑问有很多,深入追根源


该患者短期内体重减轻过多,伴有脂肪泻,无糖尿病家族史,胰岛功能还好,而病情进展快,不是用简单的2型糖尿病所解释。


调查显示,约一半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并发糖尿病。究其原因,胰腺癌会导致糖代谢紊乱,所以突发的糖尿病可理解为胰腺癌隐匿症状之一,其特点为:

  • 发病年龄大于50岁。

  • 少有或无糖尿病家族史。

  • 伴有或者不伴有显著“三多(多尿、多饮、多食)”症状,但短期内体重下降较明显。

  • 检测发现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癌胚抗原)存在异常。

  • 如果已经患糖尿病多年,体重自然下降大于4 kg也是胰腺癌潜在的高危人群。

有鉴于此,


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81.99  U/ml,糖类抗原199(CA199)263.5 U/ml(正常值小于40),余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


腹部彩超示:腹腔探及深约8.2 cm液性暗区。


腹部增强CT 示:胰头部明显增大,与周围组织结构欠清,增强后见明显强化影。

微信图片_20220506095504.jpg

图1 腹腔增强CT见低密度积液影


上腹部MRI:胰头体积增加, 信号不均匀,胰体尾尚可。腹腔内见积液信号。


MRCP示胰管轻度扩张。腹部彩超提示腹腔积液,结合消化道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升高,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上腹部MRI检查,结果均提示胰头部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


彩超引导下腹部穿刺抽液行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证实为胰腺癌。 


行手术治疗。


二、胰腺癌中王,症状不典型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黄疸、消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非常不典型,常常以初发糖尿病的假象出现,稍有不慎就可能延误诊断。


肿瘤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面,目前尚未找到特异性胰腺癌标志物,但胰腺癌病人的CA19-9,CEA、CA12-5、CA24-2等标志物会升高,其中CA19-9临床意义较大;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定位定性诊断及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手段。


三、初发糖尿病,筛查胰腺癌


50岁后突然得糖尿病伴随体重下降4 kg以上要警惕胰腺癌,但吸烟、肥胖、酗酒、慢性胰腺炎、苯胺及苯类化合物接触史都是胰腺癌危险因素,5%~10%的病人具有遗传背景,建议有家族史者做好筛查。


胰腺癌发现时多为晚期,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明确高危人群有助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胰腺癌与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胰腺癌的症状之一。因此,糖尿病病人可作为胰腺癌的重点筛查人群,以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但仅以糖尿病作为胰腺癌的筛查指标,目标人群大,且特异度不高,有必要加入其他诊断指标,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有研究发现与胰腺癌相关性最强的3个因素为年龄、体重变化和血糖变化。近日,JAMA Oncology 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评估了普通人群中糖尿病持续时间和近期体重变化与胰腺癌风险的关系。


这项队列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超过15万名参与者近30年的随访资料,纳入了112,818名女性和46,207名男性,其中确诊了1116例胰腺癌病例。


研究发现,新发糖尿病患者(≤4年)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无糖尿病史人群的2.97倍,而长期糖尿病患者(>4年)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无糖尿病史人群的2.16倍。


如果进一步根据糖尿病持续时间进行分层,则发现罹患糖尿病4至10年以上的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无糖尿病史人群的2.25倍(HR,2.25;95%CI,1.74-2.92)和10年以上的患者为2.07倍,不论患者的BMI如何。


三、体重下降多,警惕胰腺癌


新发糖尿病+体重减轻变化是胰腺癌的筛查标志。


研究发现,新发糖尿病患者并伴有3.6 kg的自然体重减轻,那么胰腺癌风险是正常人的3.61倍;自然体重减轻超过3.7 kg的患者胰腺癌风险大大增加,是正常人的6.75倍。相比之下,长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自然体重减轻3.6 kg胰腺癌的风险增加2.9倍。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发糖尿病并伴有体重减轻的患者中,年龄≥70岁,体重减轻前BMI小于25 kg/m2以及与运动和饮食原因无关的不明原因减重的患者胰腺癌发病风险更高。


微信图片_20220506095508.jpg

图2 糖尿病和近期体重变化导致的胰腺癌发病率


在新发糖尿病并且体重减轻超过8磅的患者中,胰腺癌的4年发病风险为0.66%,年龄≥70岁为0.94%,不明原因减重的患者为1.45%。如果以上特征都具备,那么胰腺癌的4年发病风险为2.01%。


此外,研究者还分析了胰腺癌病例中糖尿病持续时间与体重减轻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与无糖尿病或长期糖尿病的患者相比,胰腺癌新发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较多(中位数7磅 vs 0和1磅)。近一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超过8磅 。


而患有长期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一般是初始就相对偏胖,在患癌前后才体重下降;而新发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初始体重则相对偏瘦,呈现瘦-胖-瘦的变化


确定了4类胰腺癌高危人群,包括遗传性高风险个体、新发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患者和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由此不难看出,这四类人群是胰腺癌筛查的重点高危人群。


每一个新诊断的糖尿病,都不要忘记筛查背后的胰腺癌!


来源:健康界内分泌前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