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IDSC 2021
2021年10月29—30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大会在充满魅力的羊城广州召开。10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肖盟副研究员以《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CHIF-NET)2019年度监测结果介绍》为题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讲座。
肖盟副研究员
目前我国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严峻挑战,实验室诊断和药敏试验规范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亟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严谨的真菌监测系统。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是中国首个针对侵袭性真菌病的全国性多中心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教授牵头,2009年在原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委会张淑芳主任和刘晓林主任的支持下,联合全国8个城市12家三甲综合医院正式建立。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参与CHIF-NET全国监测及省级子网监测的医院超过了200家。
CHIF-NET项目收集各医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检出的侵袭性酵母菌菌株,包括来自血流、正常无菌部位标本(无菌体液、组织等)以及介入性操作标本(肺泡灌洗液)的分离株。在样本收集过程中,痰标本、尿标本和浅部拭子由于感染意义不明,被剔除在外。
肖盟副研究员介绍,在初始研究方案中,菌种鉴定使用色源底物培养基和传统生化方法。但由于鉴定结果不准确,团队将鉴定参考方法更改为DNA测序。随着菌株量的增加,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成为主要鉴定方法;但对罕见菌种以及不能准确鉴定的菌株,仍采用DNA测序辅助确证。
药物敏感性测定在研究前5年使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自2015年起,采用YeastOne YO10联合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菌株数量
截至2019年,CHIF-NET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的菌株数量已超2.5万株。从流行病学数据看,男性(66%)比例较女性(34%)高;患者平均年龄57.6±19.2岁,其中分离自新生儿和老年患者的菌株比例高。
标准类型分布
在CHIF-NET 2019 的3020株标本中,血流标本占3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占13%,此外还包括腹水、脑积液、引流液等。
科室分布
在科室分布方面,住院患者占63%,内科、外科和ICU占比情况相似,分别占整体菌株分离量的30%左右。
菌种分布和分布变化趋势
从菌种分布来看,最常见引起侵袭性感染的是念珠菌属,占88%,其次为隐球菌属,毛孢子菌属等较为少见。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的菌株数量占比42%,非白念珠菌的菌株数量约占58%。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主要菌种分离比率变化较小。
分析血流来源标本的菌株分布,白念珠菌的菌株数量占比下降至30%,而非白念珠菌的菌株数量占比增高至70%。
在脑积液来源标本中,新型隐球菌的菌株数量占比78%,该菌是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的病原微生物。
常见菌种药物敏感性及药敏变化趋势
常见菌种药物敏感性
整体看,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敏感率>90%,耐药率<8%,说明唑类药物对白念珠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仅为50%,耐药率>30%。我国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仅为10%,但其余均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提示当临床考虑氟康唑治疗光滑念珠菌感染时,须选用高剂量治疗方案。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但超过80%的克柔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有较好的敏感性。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的耐药菌株发生率低,但这类药物是最新一类抗真菌感染治疗药物,任何一例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的发生,都值得临床给予重点关注。
菌种对唑类药物药敏变化趋势
2009—2019年,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率维持在90%以上,但白念珠菌耐药率略有上升趋势,需要关注。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呈现高度交叉耐药性。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变化不显著,但利用流行病学折点(ECV)进行判定发现,伏立康唑非野生型(含耐药机制)菌株增长较快。
需要警惕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持续上升和真菌院感暴发事件
2021年,CHIF-NET团队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 Microbiol)杂志发表文章,总结了我国热带念珠菌的耐药变迁情况。如上文所述,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率持续下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团队既往研究也指出,我国唑类耐药热带念珠菌的亲缘关系很近,并且大部分携带ERG11基因A395T的错义突变,是导致唑类耐药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热带念珠菌耐药性上升已成为全国各地区的普遍现象,如果未来不能阻止这一趋势,临床上在经验性应用唑类药物治疗方面将面临重大挑战。
此外,CHIF-NET研究中已通过分子手段证实,部分酵母菌病原在我国一些医院曾引发院内传播乃至院感暴发事件。此外,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既表现出多重耐药、同时曾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引起暴发传播,虽然在中国引发的感染仍属个案,但仍需提高对该物种以及其近缘物种,如希木龙念珠菌感染的警惕。
需提升实验室药敏检测能力
肖盟副研究员提出,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判读易受“拖尾现象”等因素影响,造成技术人员误判,因此要重视药敏试验的培训与标准化。同时,目前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念珠菌等常见念珠菌已经出现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的情况,因此我国实验室应建设相应药物的药敏检测能力。
(《中国医学论坛报》佟艳华整理,肖盟副研究员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