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文章来源: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
为深入探讨和交流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最新动态,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生物岛实验室与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合作,于2024年4月17日在广州市成功举办了“医脉相承,众志凌云-名家名院访谈项目——“一呼百应”肺癌全程管理能力提升会”。诸多肺癌诊疗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丰富医疗工作者的肺癌知识,增强医疗工作者在肺癌全程管理的技能,从而推动肺癌诊疗技术的进步。
医脉相承,聆听院士MDT大查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晓鸿教授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气管镜室,介绍医院发展历史、呼吸科科室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建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李时悦教授和周承志教授在查房及MDT讨论环节中,分享了院内MDT的宝贵经验。通过深入探讨疑难病例,各学科专家从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放疗、综合治疗等多个领域展开讨论交流,分享诊疗经验,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和管理的新视角。
众志凌云,齐聚一呼百应会议
△谢晓鸿教授介绍“一呼百应”项目
△李时悦教授发表致辞
△周承志教授发表致辞
会议伊始,主持人谢晓鸿教授对“一呼百应”项目进行了介绍。随后,大会主席李时悦教授和周承志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呼吁医学界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探索肺癌诊治的新路径,提升肺癌治疗的整体效果,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革故鼎新,为患者争取长生存希望
△贵州省人民医院叶贤伟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李鸿茹教授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叶贤伟教授与福建省立医院李鸿茹教授的主持下,首个学术环节顺利进行,与会专家就肿瘤呼吸病学、小细胞肺癌治疗等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和深入探讨。
△周承志教授 | 从“呼吸肿瘤”到“肿瘤呼吸”-呼吸医师在肿瘤领域大有可为!
周承志教授深入阐述了呼吸肿瘤交叉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肺癌亚专业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倡应“走呼吸科特色的肺癌诊疗之路,融入全国乃至全球肺癌MDT大家庭”,鼓励加强肿瘤呼吸病学亚专科的建设,并从呼吸科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入探索和优化肺癌治疗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杨莉教授 | ES-SCLC一线治疗的突破之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杨莉教授指出免疫治疗的出现为ES-SCLC治疗带来一线生机,多种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开启了SCLC领域的探索,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安罗替尼+贝莫苏拜单抗+ EC的四药联合方案被研究证实了在ES-SCL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未来有望成为ES-SCLC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优选方案。
△南京市胸科医院方申存教授参与讨论
△江西省胸科医院汤晓梅教授参与讨论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雪梅教授参与讨论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占明教授参与讨论
在本环节的最后,南京市胸科医院方申存教授、江西省胸科医院汤晓梅教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雪梅教授、宜昌市中心医院占明教授共同参与“真知灼见”环节。
势如破竹,肺鳞癌一线治疗新高度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迪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董航明教授
第二个学术环节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吴迪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董航明教授主持下进行,与会专家围绕肺鳞癌治疗等议题展开了专题汇报和深入讨论。
△周敏教授 | “鳞”危不惧,肺鳞癌一线治疗新高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周敏教授表示免疫联合治疗是当前鳞癌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获得CSCO指南的推荐,成为肺鳞癌一线治疗方案之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明教授参与讨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莫冠文教授参与讨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颛孙永勋教授参与讨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明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莫冠文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颛孙永勋教授共同参与了第二环节的“真知灼见”。
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还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会议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提升了医疗工作者在肺癌全程管理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重症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探索,展示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优势。此外,会议还强调了呼吸科医生在肺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肺癌诊疗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同仁们的努力,提升呼吸肿瘤诊疗水平,同时也推动肿瘤呼吸病学发展。相信在医学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肺癌诊疗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