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陈儒骜 谭煌英
A: 肿瘤标志物,简称“肿标”,是指肿瘤细胞或机体细胞受肿瘤的刺激而产生并释放的一类物质,或指在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细胞中没有,或者含量极少;也可能是机体正常细胞受癌细胞刺激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质和量上与正常状态或良性疾病时明显不同。
这些肿瘤标志物可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肿标明显异常可能意味着患有某种肿瘤性疾病。
A: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相关,但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和肿瘤直接对应。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在于通过检测肿标的存在和表达情况,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某些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筛查: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甲胎蛋白(AFP)用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筛查。当然,它们也只是作为筛查的指标之一,不能仅根据标志物来筛查,比如原发性肝癌的筛查要结合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来进行。
2、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辅助某些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这是病理诊断,但在这之前的临床诊断,肿瘤标志物也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当女性的糖类抗原(CA)125明显升高,配合影像检查(超声、CT等)发现卵巢肿物,就可以八九不离十地临床诊断为卵巢癌,从而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处理。当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升高,就需要考虑小细胞或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可能。而对原发性肝癌来说,在难于取得病理诊断的情况下,AFP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3、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疗效判断和复发监测:比如癌胚抗原(CEA)用于结直肠癌的复发监测,CA125用于辅助卵巢癌的疗效判断以复发监测等。
4、肿瘤标志物可作为某些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通过观察肿瘤标志物是否升高,升高的幅度,治疗后是否下降至正常,来大致判断这种肿瘤的预后,所谓预后,也就是病人以后可能的病程和结局,预后好表示以后的结局好,比如生存时间长,预后差表示以后结局不好,生存时间短。
A: 很多患者都知道当检测报告上出现“↑”时,说明检测指标超过了正常参考范围。但指标升高是否有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而且本身肿瘤标志物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也只是供参考,所以不能死板地盯着它的绝对数值是不是升高,升高了多少。比如某个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2~6 mmol/L,显然,超过6 mmol/L就是升高了,哪怕是6.1 mmol/L,也算是升高了,但这种升高显然没多大的意义。
判断肿瘤标志物是否有意义的大致的原则是:升得越高越快,意义越大。比如升高几倍、十几倍、几十倍,比只是升高一点点、升高一倍更有意义,而如果某个指标升高到几十倍、几百倍,通常指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相当高了,但也不是绝对百分之百的。
升高的趋势有时更重要,特别是对升高幅度不够大的情况下,动态观察它的变化趋势更有价值。因为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多数会进行性持续升高,会一次比一次升高,而其他良性疾病引起的升高,有可能一次升得较高,但通常不会持续升高。所以,如果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结果一次比一次升高,要特别重视。
来源:中日肿瘤在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