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JAMA最新:超50%中国成人有糖尿病或在疾病前期!这“三低”现象令人担忧!

2022-01-07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是全球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防控也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作为威胁全球人群健康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全球患者人数增加迅速且发病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1980年期间的不足1%上升至2013年11%左右,并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那么2013年以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以及治疗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2021年12月2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重磅刊登了2013-2018年中国糖尿病患病和治疗的最新统计数据。


根据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的10.9%上升至2018年的12.4%;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从2013年的35.7%上升至2018年的38.1%。总体而言,中国糖尿病整体患病率水平不仅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但与此同时接受充分治疗的患者比例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论文指出,当前这项研究基于大量的样本(2013年2018年最终分析分别纳入170287例和173642例受试者),提供了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治疗程度、风险因素等方面的最新统计数据。研究通讯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吴静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王友发教授。


微信图片_20220105130942.jpg

截图来源:JAMA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Surveillance)研究是一项持续进行、周期性、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最近两次大范围调查的开展时间分别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以及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并分别纳入179347例和184509例受试者。


当前中国糖尿病患病和治疗调查研究的数据即来自上述研究。研究主要结局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次要结局为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疾病风险因素流行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


  • 根据最终纳入分析的173642例受试者(中位年龄51.3岁)调查数据,2018年糖尿病总体患病率约为12.4%,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38.1%,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总和已经超过了50%!而与此相对的是,2013年纳入分析的170287例受试者中,糖尿病总体患病率约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35.7%。

  • 2018年糖尿病的知晓率为36.7%、治疗率为32.9%、控制率为50.1%,这些数据与2013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2013年至2018年,中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糖尿病在患病率较高且不断增长的同时,接受适当治疗患者的比例并未明显提高。

  • 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居住地,糖尿病患病率和治疗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低于男性(2013年与2018年分别为10.2% vs 11.7%、11.5% vs 13.3%),两次调查中女性糖尿病治疗率也均较男性更高;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2013年18~29岁患病率为5.0%、≥79岁为20.7%;2018年18~29岁患病率为5.0%,≥79岁为27.3%)。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微信图片_20220105130945.jpg

▲中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013年和2018年数据


论文指出,当前研究得出的中国糖尿病总体患病和治疗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行为因素(包括吸烟、饮食摄入、久坐生活方式等)、老龄化、城市化、社会心理压力、环境污染、个人健康素养以及医疗可及性。


在过去20年间,中国人群肥胖率出现了快速升高,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群超重/肥胖率将达到65.3%。当前研究同样发现,超重/肥胖率的发生与整体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体能锻炼不足、蔬菜水果摄入量低以及红肉摄入量过多等明显相关。


具体而言,2013年到2018年期间,当前吸烟者的比例从27.5%降至26.0%;过量饮酒的比例从9.3%降至8.2%。与此同时,红肉摄入的比例从32.6%增至42.3%;体能锻炼不足的比例从16.0%增至22.0%;超重率从32.5%显著增加至34.5%;肥胖率从14.1%增至16.5%;中心型肥胖率从31.6%显著增加至35.4%。


由于目前存在大量糖尿病前期人群,再加人们生活方式的普遍改变、超重/肥胖率的不断升高,未来中国糖尿病总体疾病负担预计将会进一步加重


微信图片_20220105130949.jpg

▲中国成人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如居住地、教育程度、超重/肥胖、吸烟、体能锻炼、红肉摄入、蔬菜水果摄入等的变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提出,对于半数以上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筛查(主要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可使其得以“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糖尿病应采取综合性治疗策略:在对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进行全面干预的同时,将HbA1c控制在个人合理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105130953.jpg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小 结


根据当前最新研究估计,中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不仅依然较高(达到12.4%;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8.3%),且呈现增长趋势。与此同时,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由于中国人群超重/肥胖率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基于整体人群生活方式转变的普遍影响,中国糖尿病与其并发症负荷将日益加重。


这项研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鉴于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控制率低的特点,未来我们有必要采取综合行动,从健康、经济以及社会等多角度应对糖尿病负担,并制定更加综合、个性化、可持续的干预措施。


来源:医学新视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