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念珠菌病的用药与治疗

2022-01-3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非原创

图片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真菌。临床上以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最为常见,而非白念珠菌致病菌种多达16种以上,其中以热带念珠菌(C. tropicalis)、光滑念珠菌(C. glabrata)和克柔念珠菌(C. krusei)较为常见。


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一个由定植、感染到发病的连续过程,多发生于抗细菌药物使用所致多部位、 高强度念珠菌定植,并伴有生理屏障(解剖屏障、功能屏障和微生物屏障)破坏,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抗真菌药物治疗基本原则


选择抗真菌药物时应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应尽可能寻找和明确感染部位,积极开展与其相关的临床合格标本的收集、真菌涂片、培养、真菌G试验等,以期获得微生物学证据,一旦明确致病菌即可根据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基础情况、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等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次,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患者所在病区病原菌及其耐药流行情况,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再根据经验性治疗的效果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表1 目前国内已上市抗真菌药物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31.jpg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可局部用药,全身用药适用于局部用药无效以及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时。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应选择静脉给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有指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同时还应对患者全身各器官(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念珠菌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各异,治疗药物选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菌种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十分重要,如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葡萄牙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天然耐药,光滑念珠菌对常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也有报道,耳念珠菌呈多重耐药。此外,每种抗真菌药物均有其独特的理化特性、PK/PD特点,以及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许多真菌感染高危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因此,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极其重要。同时应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



常见抗真菌药物药动学特点比较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37.jpg



念珠菌病的用药与治疗


抗真菌预防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39.jpg


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41.jpg


尿路念珠菌感染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43.jpg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45.jpg


新生儿念珠菌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46.jpg


生殖道念珠菌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48.jpg


非生殖道皮肤黏膜念珠菌用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0127142750.jpg




作者:王帅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临床药师

来源:中国药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