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抗肿瘤治疗期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关于副作用的管理。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能让患者更加了解治疗过程,减轻焦虑和恐惧。
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和实用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在抗肿瘤治疗期间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记录内容:
患者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详细记录出现的副作用症状。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发因素。
例如,如果出现皮疹,要记录皮疹首次出现的日期、是每天都会出现还是间歇性出现、皮疹的范围大小(可以简单用身体部位占比描述,如手背有 50% 的面积出现皮疹)、是否伴有瘙痒或疼痛,以及在接触某些物质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如晒太阳后、食用海鲜后)皮疹是否会加重等情况。
记录身体感受和对生活的影响:
除了记录客观症状,还需要记录身体的主观感受。
比如是否因为副作用感到疲劳,疲劳的程度如何,是轻微的困倦还是严重到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如无法自己穿衣、行走困难等);如果有胃肠道反应,记录是否影响进食,有没有恶心、呕吐,呕吐的频率是多少,是偶尔呕吐还是一天多次呕吐,以及这些副作用对睡眠、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定期沟通:
按照医生的预约安排,定期进行复诊。在复诊时,主动向医生出示自己记录的副作用情况,有条理地告知医生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可以让医生全面了解副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时间点的情况。
出现严重副作用时: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呼吸困难、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面部肿胀、喉咙发紧)、无法控制的出血或者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切记: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保证获得线下救治的基础上,同步与医生线上沟通。
在紧急情况下,要尽可能清楚地向医护人员描述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以及出现的副作用症状,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
利用多种沟通渠道:
除了面对面的门诊沟通,还可以利用电话、医院的线上医疗平台等方式与医生沟通副作用情况。
如果通过电话沟通,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病历资料、正在使用的药物清单等信息,以便准确回答医生的询问。
症状描述:
向医生描述副作用症状时,尽量使用具体、准确的词汇。
避免使用模糊的描述,比如 “感觉有点不舒服”,而是具体说明是哪里不舒服,如 “腹部疼痛,疼痛的位置在肚脐周围,一阵一阵绞痛,每次持续大约5分钟”。
询问副作用的原因和影响: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出现的副作用是否是抗肿瘤治疗药物常见的反应,以及这些副作用可能对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例如,了解皮疹是否意味着药物过敏,还是只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忍受的药物反应;胃肠道副作用是否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治疗效果等。
了解应对措施:
和医生讨论如何应对副作用。这包括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是否需要辅助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在生活方式上需要做出哪些改变等。
比如,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患者可以询问是否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是否需要有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总之,抗肿瘤治疗期间的副作用管理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通过这些步骤,患者可以与医生有效地沟通靶向治疗期间的副作用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来源:肿瘤科郭晔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