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儿童缺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以硫酸亚铁为主的口服补血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治疗剂量的口服补铁剂也会引发胃肠不适。
因为在理论上,亚铁和三价铁是形成活性氧代谢物的催化剂,而活性氧代谢物可导致组织器官损伤。
不少补铁剂被制成糖果样外观的片剂,为此或许不难理解儿童中铁过量甚至中毒并不罕见的事实。
在儿科,医源性补铁引起胃炎,可能被低估或认识不足。
患儿男性,11岁,因上腹部持续疼痛2周来诊。该患者3年前因后尿道瓣膜继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肾移植,此后一直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并一直在随访中。
两个月之前,因缺铁性贫血开始服用口服补铁剂(硫酸亚铁325 mg/抗坏血酸钠562.4 mg,每日1次)治疗。
内窥镜检查前一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Hb 104(125~170 g/L)、血细胞比容0.34(0.37~0.49 )、平均细胞体积100(78~94 fL)、铁蛋白(20~100 μg/L)、转铁蛋白31(20~41 μmol/L)和转铁蛋白饱和度8%(12%~45%)。
胃镜下可见红色斑点状和增厚的胃皱襞,胃窦和十二指肠可见渗出物(图1)。进行了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上皮脱落与黏液渗出,在一些破裂的胃凹处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局部聚集(图2)。在胃黏膜表面和胃凹部可见不溶性棕色沉积物。普鲁士蓝(PBR)染色证实为铁沉积(图3)。
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
患者被诊断为补铁剂相关性胃炎。立即停止补铁,开始每日2次服用20 mg奥美拉唑。患者出院前进行了铁剂输注。胃炎症状在3天内消失,4周后随访证实完全消失。
无输血指征的患者常规行补铁治疗,补铁治疗需要考虑患者Hb水平、口服铁剂的耐受性和影响铁吸收的并发症。治疗性铁剂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按应用途径分为口服铁和静脉铁,二者各自有其优缺点(表)。口服铁剂中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
来源: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2018)
国外的补铁剂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大部分传统口服补铁剂会造成上消化道糜烂性黏膜损伤及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根据 80 篇涵盖111 项研究的不同口服补铁剂的不良反应数据的文献,蛋白琥珀酸铁和硫酸亚铁加黏蛋白的不良反应率最低,富马酸亚铁和硫酸亚铁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率。
来源:毛宇,陈博,顾宁.口服补铁剂的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药学研究,2017,36(11):621-626.
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口服补铁注意事项:
(1)若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应将铁剂与食物同服;
(2)应在服用抗酸剂前2h或服用后4h服用铁剂;
(3)建议服用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每天口服100mg元素铁,持续治疗4~6周Hb无变化,或上升<10g/L者,可能有以下原因:
(1)诊断有误;
(2)患者未能按医嘱服药;
(3)存在持续出血;
(4)存在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术后、胃肠解剖部位异常等;
(5)同时伴有感染、炎症、恶性肿瘤、肝病等;
(6)所用口服铁剂不能很好吸收等。
静脉铁剂适应证为口服吸收不良、不能耐受口服铁剂、铁需求量超过口服铁能满足的最大量,或患者对口服铁剂的依从性不好。
静脉铁剂主要有6种:蔗糖铁、羧基麦芽糖铁、葡萄糖醛酸铁、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纳米氧化铁和异麦芽糖铁。
铁的总需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所需补铁量(mg)=[目标Hb浓度-实际Hb浓度(g/L)]×3.4×体质量(kg)×0.065×1.5
(3.4:每1kg Hb含铁约3.4g;0.065:人每1kg体质量含血量约0.065L;1.5:将补充贮存铁考虑在内)。
提起口服补铁剂,众所周知,都有或高或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这例口服补铁剂相关性胃炎,简要地回顾了口服补铁剂的类型以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永军
来源:永军全科医学笔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