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朱鑫璞
近10年来,“卒中”已经成为祸害我国国民健康的罪魁祸首!不但会令人肢体残疾,还会使人变傻,严重还直接危及生命!
脑卒中可防可治!
预防脑卒中,就是尽最大可能、尽早、有效干预更多危险因素!除了大家熟悉的一些危险因素,深入干预更多新近学术界关注的危险因素,实现多途径预防卒中,这将为卒中预防、治疗带来更多益处!
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腹型肥胖、心脏疾病、卒中家族史、不健康饮食、酗酒等。
1.高尿酸血症
一项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人群的15个前瞻性研究的2014年Meta分析,共22571例卒中及1042358例受试者,随访4.6~23年,结果发现:高尿酸血症(SUA)显著增加卒中发病风险22%,显著增加卒中死亡的风险33%。
2.氧化三甲胺
氧化三甲胺(TMAO)能使胆固醇进入血管壁,干扰胆固醇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造成脂肪堆积,容易引起致命的心脑血管疾病。Hazen等对4007例受试者随访3年后发现,血浆TMAO水平较高患者其死亡、心梗及卒中风险增加1.5倍。
3.脂朕素
脂联素与卒中风险可能相关。一项纳入16个前瞻性研究、6870个冠心病和卒中事件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发现,脂联素每增加10 μg/ml,卒中风险增加1%(RR 1.01)。
4.CRP(C反应蛋白)
在炎症标志物方面,2977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平均随访6.2年,结果发现,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随着CR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是卒中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5.叶酸不足
补充叶酸可轻微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但是,研究显示:叶酸不足与补充叶酸组的卒中发生率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6.冠状动脉钙化(CAC)
德国最新研究指出在排除年龄、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外,CAC能独立预测Framingham风险评分属于低危(<10%)或中危(10%~20%)的人群的卒中发生。
7.颈动脉颅内段的高度钙化
一项476例经大脑CT确诊的颅内颈动脉钙化患者,低钙化积分271例、高钙化积分190例,经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颅内段的高度钙化是5年内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8.尿微量白蛋白
在排除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增加卒中风险达92%(RR 1.92)。
9.高温
在物理因素方面,多项研究证实,体温37℃以上时,每升高1℃,脑代谢率增加13%。高温后脑代谢率的增加是局灶性或全脑缺血后影响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可通过发热这一表现来判断卒中后脑细胞损伤的情况。
10.其他
其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带状疱疹、脑外伤也都是卒中的危险因素。
来源: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