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盘点血压测量要点及常见误区,值得收藏!

2021-05-20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高血压非原创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需手段,今天一起来聊聊血压测量那些事儿~

血压测量方式及诊断标准

一、目前常用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主要有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


1、诊室血压测量  (OBPM):是指患者在诊室或医院,由医护人员按正确规范,测量上臂肱动脉所获得的血压值,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2、家庭血压监测 (HBPM):是患者在家庭测量的血压,可反映患者清醒状态下白天的血压,也可以用于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等,可以测量长时血压变异。是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 


3、动态血压监测 (ABPM):动态测量患者日间和夜间的血压,可以获得多个血压参数,了解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昼夜节律等,对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辅助诊断及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


二、诊断标准


微信图片_20210518171724.jpg

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及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mmHg)


首诊发现收缩压≥ 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 ≥ 90 mmHg,建议在 4 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 3 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


若首诊收缩压≥ 180 mmHg 和(或 )舒张压 ≥ 110 mmHg,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建议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血压测量要点

一、诊室血压测量


微信图片_20210518171727.png


二、家庭监测血压


1、准备工作

①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培训:讲解相关知识与操作


②选择合适的设备及袖带

使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根据臂围选择合适的袖带。其中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临床研究证据较多,测量方法易于掌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


2、患者操作规范

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 min后开始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双腿放松、落地。


也可选择更舒适的落座条件,如沙发等稍矮一些的座位,但应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测量频率、时间及天数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2~3次,间隔1 min。


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 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 d。


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 h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考虑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


4、注意事项

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


三、 动态血压监测


1、医务人员培训及相关工作

了解动态血压监测相关指标,掌握动态血压监测仪的构成,并完成设备安装、启动、相关软件使用及结果收集。


2、动态血压检查规范指导

①设备及袖带

使用经过认证的血压测量设备,袖带大小适宜,建议选择非优势侧上臂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减少手臂活动对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


②患者准备及指导

简要介绍动态血压监测,告知动态血压监测可能影响睡眠,避免沐浴或人为碰触/破坏动态血压监测设备。告知保持日常活动,但要保持测量时受测上臂属于静止状态。告知需记录入睡及觉醒时间、服用降压药物时间及进食时间。


③测量频率及时长

动态血压监测时间应尽可能不少于24 h,最好每小时都有1个以上血压读数。自动测量的时间间隔推荐设定为:白天每15~30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30分钟测量1次。


一般来讲,如果有效读数设定在应获取读数的70%以上,计算白天血压的读数至少20个,计算夜间血压的读数至少7个,可以看作有效监测。


血压总是测不准,常见误区有哪些?


诊室测量血压时,坐姿、方法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造成误诊。


1. 憋尿

受测者在憋尿状态下,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15 mmHg。在测量血压之前,应排空膀胱。


2. 坐姿不端正

受测者坐姿不端正,包括懒散、背部或下肢缺乏支撑等情况,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6~10 mmHg。测血压时,需背靠椅背、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3. 手臂悬空

受测者手臂悬空,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 mmHg。测量血压时,应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使上臂中点与心脏平齐。


4. 袖带套在衣服上

测量血压时袖带套在受测者衣服上,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5~50 mmHg。测量血压时,最好能裸露手臂。


5. 袖带太小太紧

测量血压时袖带太小太紧,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2~10 mmHg。应根据被测者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另外,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1~2厘米为宜,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


6. 翘腿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翘腿,可能使血压读数约偏高2~8 mmHg。测量血压时不要翘腿,双脚平放支撑。


7. 讲话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问问题、回答问题、打电话等现象,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10 mmHg。测量前、测量时以及两次测量之间都应该避免交谈,保持安静。

降压目标及生活方式干预有哪些?

1、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 140/90 mmHg 以下;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 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 130/80 mmHg 以下;

年龄在 65~79 岁的患者血压降至 150/90 mmHg 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 140/90 mmHg 以下;

80 岁及以上患者降至 150/90 mmHg 以下。


2、生活方式的干预


除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要的降压手段:


① 减少盐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不超过6克。

② 健康饮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乳制品、豆类等可以适当多吃;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或高盐高糖的食物少吃。

③ 戒烟限酒。

④ 控制体重。

⑤ 规律运动。

⑥ 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⑦ 减少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等。


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每降低 5 mmHg,死亡风险降低 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 35%,冠心病风险降低 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 4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来源:长征心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