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我国肠癌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大肠癌领域的开展,我国肠癌精准诊疗不断进步,已较以往取得显著成绩。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大肠癌的防控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策略,促进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发展。2019年11月9日,值默克肠癌精准论坛在南京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前来参会的多位在结直肠癌领域颇有建树的权威专家。本期,我们将分享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姑息治疗、维持治疗,以及血液检测在mCRC诊疗中的价值方面的经验与观点。
RAS野生型左半mCRC姑息患者的治疗策略
秦叔逵教授在采访中指出,结直肠癌每年新发患者超过40万,是临床常见高发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结直肠癌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有希望通过手术治愈。然而很多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具有较高复发风险。
一般临床将对mCRC的治疗分为两大类,即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治疗。与根治性治疗相比,姑息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近年来,随着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的问世,靶向治疗药物在mCRC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们发现,与RAS突变mCRC相比,抗EGFR单抗用于RAS野生型mCRC患者具有更多获益。此外,mCRC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可分为左半和右半。左右半因为胚胎发育来源不同,具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行为,治疗策略也有所区别。为探索抗EGFR单抗对左右半患者的获益,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共同牵头开展了TAILOR研究。结果显示,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比FOLFOX方案治疗RAS野生型mCRC,无论左半还是右半,均可显著获益,仅获益程度略有差别。对RAS野生型左半mCRC患者,证据提示,一线使用抗EGFR单抗联合化疗较一线使用抗VEGF联合化疗具有更多生存获益,其中位总生存可超过30个月。
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策略探讨
秦叔逵教授表示,维持治疗的名词源自血液病学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实体肿瘤领域。mCRC患者通过一线治疗取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后,如果不继续维持治疗,极有可能短期内复发。因此维持治疗已成为mCRC的重要治疗策略和治疗模式。
维持治疗通常选择副作用较小、使用方便的药物。患者通过一线使用化疗方案联合靶向治疗药物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后,采用的维持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服化疗药,如口服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另一种是采用靶向治疗进行维持,如西妥昔单抗单药。考虑化疗毒性相对较大,西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姑息治疗是为了让患者实现带瘤生存,维持治疗则有助实现这一目标。维持治疗的意义目前已在多个瘤种得到体现,已经成为mCRC治疗的重要策略和临床应用模式。
ctDNA检测在mCRC诊疗中的价值
我国医学经历了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循证医学多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正朝着精准医学或个体化医学方向不断发展。在精准医学时代,要了解肿瘤的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指导治疗,首先要有精准诊断。基因组学、NGS蛋白组学、代谢酶学等构成了精准诊断的重要工具和技术。
在基因诊断中,过去主要通过采集肿瘤组织样本进行检查。但对于晚期患者,即使患者有病灶转移,依然较难顺利取得有效的肿瘤组织标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液态活检也许可以实现基因精准诊断。
ctDNA属于液态活检的一部分。肿瘤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少量DNA、RNA、酶释放到血液,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对这些物质进行分析,对临床产生很大帮助。当然,在结直肠癌领域,组织学样本相对而言更为准确,但当采集困难时,则可以通过液态活检实现检测。此外,ctDNA的高低还可能预测临床治疗疗效,目前仍处于积极探索之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