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肿瘤的一些特点将影响肿瘤预后。
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组织类型、原发肿瘤大小、腺体外侵犯、血管浸润、BRAF 突变、远处转移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患者的生存率总体较好,但肿瘤死亡率在特定的亚类型之间有较大差别。其中,高细胞型、鞋钉型、柱状细胞型和实性型为侵袭性亚型。
甲状腺滤(FTC)的典型特征是有包膜的孤立肿瘤,比 PTC 更有侵袭性。FTC 通常有微滤泡结构,由于滤泡细胞浸润至包膜或血管而诊断为癌, 浸润至血管者预后比浸润包膜者更差。
高侵袭性 FTC 不多见,术中常可见其侵袭周围组织及血管。约80%的高侵袭性 FTC 会发生远处 转移,可导致约 20%的患者在确诊后几年内死亡。预后不佳与诊断时患者年龄大、肿瘤分期高、肿瘤体积大密切相关。
PTC 与 FTC 预后相似,如果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直径小于 1 cm、或微转移,两者都有较好的预后。如果出现远处转移、高侵袭,则预后差。
乳头状癌<1 cm,称为微小癌,通常为体检发现,致死率几乎为 0,复发风险也很低。
但微小癌并不都是复发风险低的肿瘤。例如,约 20%的多灶性微小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也有远处转移的风险。 肿瘤原发灶大小与预后、死亡率相关。有研究表明原发肿瘤最大径<1.5 cm 的 分 化 型 甲 状 腺 癌 (DTC) 出现远处转移可能性较小,而较大肿瘤(> 1.5 cm)30 年内复发率约 33%。最大径<1.5 cm 的 DTC 30 年死亡率为 0.4%,而较大肿瘤(>1.5cm)为 7%。
约 10%的 DTC 侵犯周围器官/结构,局部复发率约为无侵袭性的肿瘤的 2 倍。侵袭性癌患者死亡率也升高,约 1/3 的患者死亡。
区域淋巴转移对预后的作用有争议。有证据支持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影响复发和生存率。也有证据支持淋巴结 转移是局部复发和癌相关死亡率的高危因素之一。淋巴转移与远处转移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那些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对于 DTC,远处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约 10%的 PTC、25%的 FTC会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在嗜酸细胞腺癌和年龄>40 岁的患者中发现率更高(35%)。远处转移最常见的位置是肺,其次还有骨、肝、脑等。远处转移使预后变差。
内容节选自《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22 年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