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口咽部念珠菌病
包括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鹅口疮)、念珠菌口角炎、急/慢性萎缩性口炎、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等临床类型,以鹅口疮最为多见,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感,并常伴有消化道念珠菌病以及播散性念珠菌病的可能。轻症患者以1%~4%碳酸氢钠溶液、0.2%氯己定溶液含漱,制霉菌素悬液(10万单位/ml)每日4次,每次4~6 ml,疗程为7~14 d。中重度患者口服氟康唑200~400 mg/d,治疗14~28 d。替代方案可选用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每日1次或泊沙康唑混悬液200~400 mg,每日2次,治疗3d后改为每日1次,总疗程为14~28 d。氟康唑治疗无效患者可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d)、泊沙康唑口服液(初始3d每日2次,每次400 mg;而后400 mg/d治疗不超过4周),或两性霉素B混悬液(100 mg/ml,每日4次);也可以给予伏立康唑200 mg/次,每日2次。或棘白菌素类药物或两性霉素B 0.3 mg/(kg•d)静脉滴注。复发性念珠菌口咽炎可口服氟康唑100 mg,每周3次。义齿相关念珠菌病患者应清洗义齿和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AIDS患者,为减少其复发,尽早接受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治疗至关重要。
念珠菌食管炎
最常见的症状为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时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常伴鹅口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而全身毒血症症状相对较轻。内镜检查多见下段食管壁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假性白斑或表浅溃疡。念珠菌食管炎是引起食管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致坏死性食管炎。首选氟康唑口服,每日200~400 mg,疗程为14~21 d;口服不能耐受时,可静脉滴注氟康唑400 mg/d,或棘白菌素类药物,也可给予两性霉素B [0.3~0.7 mg/(kg•d)](高等级,强推荐)。氟康唑治疗无效者,可选用伊曲康唑口服液、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药物、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混悬液治疗。建议复发患者口服氟康唑每周3次,每次100~200 mg。AIDS患者应尽早接受抗HIV治疗。
肠道念珠菌病
初期轻度腹泻,表现为泡沫样或黏液样便,偶有便中带血,后期为脓血便,出血多时为暗红色糊状黏液便。多数患者伴有腹胀,累及直肠和肛门可引起肛周不适。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菌丝和芽孢,培养有念珠菌生长。通常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亦可口服制霉菌素50万~100万单位,每日3次,严重或全身播散者治疗方案参照播散性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较为常见,孕妇好发。外阴部红肿、剧烈瘙痒和烧灼感是本病的突出症状。阴道壁充血、水肿,阴道黏膜上有灰色假膜,阴道分泌物浓稠,黄色或乳酪样,有时杂有豆腐渣样白色小块,但无恶臭。确诊需分泌物涂片见真菌孢子或菌丝,涂片阴性者需培养证实。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分为局部用药或口服用药,治疗单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无论免疫功能低下与否均可局部用药,包括咪康唑软胶囊、克霉唑阴道片或制霉菌素泡腾片;也可选用氟康唑150 mg单剂口服,疗效可达90%以上。对于严重急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给予氟康唑150 mg/72h,2~3剂即可。若为外阴阴道光滑念珠菌病,唑类药物效果不佳时,给予阴道局部硼酸栓剂每日600 mg,疗程为14 d。也可用制霉菌素栓每天10万单位局部给药,疗程为14 d。对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局部或口服氟康唑初始治疗10~14 d,然后每周150 mg治疗6个月,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每日2次,3 d后改为100~200 mg/d治疗6个月。
泌尿系统念珠菌病
患者常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血尿等膀胱炎症状,少数患者也可出现无症状菌尿,常继发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糖尿病、多发肾结石、输尿管狭窄等易感患者。此外,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经血行播散侵犯肾脏,肾皮质和髓质均可累及,形成脓肿、坏死并导致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和腹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直接镜检可发现念珠菌菌丝和芽孢,脓肿穿刺培养可获阳性结果。但尿培养阳性很难界定污染、定植或感染。同样,尿念珠菌菌落计数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也不能鉴别定植或感染。泌尿道超声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肾积水、脓肿、气性肾盂肾炎以及真菌球。前列腺、睾丸或附睾局部感染较少。氟康唑因其以原型经尿排出,为治疗敏感菌株感染的首选。氟胞嘧啶对除克柔念珠菌以外的其他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因其不良反应和单药使用易发生耐药,故建议联合用药。两性霉素B对绝大多数念珠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推荐用于难治性感染,但需动态监测肾功能。两性霉素B脂质体因尿中药物浓度低而不推荐使用。其他现有唑类或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因尿中药物浓度低,常规不推荐使用,但因其有一定的肾组织浓度,对于难治性感染患者也可酌情使用。对于无症状菌尿患者,多数为定植,以去除易感因素为主。但对于有粒细胞缺乏、准备行泌尿系统手术等侵入性操作的菌尿患者,建议口服氟康唑400 mg/d,或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 0.3~0.6 mg/(kg•d),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数天内使用。对于有症状的膀胱炎患者,建议口服氟康唑200~300 mg/d,疗程为2周;复发患者可联合口服氟胞嘧啶,每次25 mg/kg,每日4次,疗程为7~14 d;对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唑类药物耐药菌株,建议两性霉素B 0.3~0.6 mg/(kg•d),疗程为1~7 d,也可以注射用水稀释的两性霉素B(50 mg/L)每日膀胱冲洗,连续5 d。念珠菌肾盂肾炎患者可口服氟康唑200~400 mg/d,疗程为2周;对氟康唑耐药菌株,两性霉素B 0.3~0.6 mg/(kg•d)治疗1~7 d,也可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泌尿系统真菌球可通过外科手术或膀胱镜摘除,同时予以抗真菌治疗。对于有肾造瘘管和支架置入患者,条件允许时建议予以拔除或置换,可通过肾造瘘管给予两性霉素B冲洗(25~50 mg,以200~500 ml注射用水稀释)。对于同时并发念珠菌血症患者,初始治疗也可选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本文节选自《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