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收集了202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疫点基本情况调查表”(查询条件:审核日期和报告地区,包含外籍病例,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其审核状态均为终审通过),并对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疟疾的核心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1 总体情况及虫种分类
2020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1086例,较2019年(2674例)下降了59.4%。无本土原发蚊传病例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1085例,长潜伏期三日疟病例1例。其中,中国籍1051,外国籍35例;间日疟234例,恶性疟610例,三日疟23例,卵形疟204例,混合感染15例。在中国籍病例中,以恶性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主,三者累计1013例;在外国籍病例中,以间日疟为主,报告24例(表1)。
表1 2020年全国疟疾病例按国籍、感染来源和感染虫种分类情况
1.2 感染来源
2020年境外输入性病例感染地分布在4个洲的49个国家,自非洲35个国家输入890例,自亚洲10个国家输入181例,自南美洲和大洋洲4个国家输入14例;按虫种的分布情况,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感染病例主要来自非洲,间日疟原虫感染病例主要来自亚洲(表2)。长潜伏期三日疟原虫感染病例为广东省报告。
表2 2020年全国境外输入性病例感染地分布情况
1.3 三间分布
1.3.1 时间分布
2020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41例/月~320例/月);总报告病例数和恶性疟报告病例数的时间分布高峰较为相似,均分布在年初(1月份);间日疟报告病例数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为平缓,6月份出现小高峰(图1)。
1.3.2 地区分布
除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云南、江苏、四川和山东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570例。间日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恶性疟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和四川省,累计报告恶性疟病例323例;卵形疟主要分布在广西、河南、江苏、四川和浙江省(自治区),累计报告卵形疟病例115例(图2)。
1:广东;2:云南;3:江苏;4:四川;5:山东;6:河南;7:广西;8:浙江;9:湖南;10:福建;11:安徽;12:陕西;13:湖北;14:河北;15:上海;16:北京;17:辽宁;18:江西;19:重庆;20:山西;21:新疆;22:黑龙江;23:海南;24:贵州;25:甘肃;26:天津;27:内蒙古;28:吉林;29:宁夏。
1.3.3 人群分布报告
疟疾病例中,男性1012例(93.2%,1012/1086),女性74例(6.8%,74/1086),男女性别比为13.7∶1。病例年龄范围3~92岁,主要集中在30~49岁年龄组(57.5%,624/1086)(图3)。
1.4 死亡病例
2020年全国共报告疟疾死亡病例6例(0.6%,6/1086),由广东(3例)、福建(2例)、湖北(1例)省上报,较2019年的19例(0.7%,19/2674)下降了68.4%。死亡病例均为恶性疟病例,涉及的省份(3省)较2019年下降了72.7%。
2020年全国疟疾疫情总体特征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入境人员大量减少,报告疟疾病例总数较2019年下降了59.4%,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除1例长潜伏期三日疟病例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已连续4年无本土原发蚊传疟疾病例报告;全国无临床诊断病例报告;死亡病例数和涉及的省份较2019年有所减少。
综合全国疟疾疫情报告与分析,提示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云南省边境地区受境外疫情威胁严重。云南西部和南部与缅甸、老挝等疟疾流行国家接壤,许多边境地区无天然屏障,跨境人员管理难度大;边境邻国卫生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经济欠发达,自然条件适合疟疾的传播和流行,这些因素导致云南边境地区消除疟疾受境外疫情威胁严重。因此,需要持续加强云南省边境疟疾传播高风险地区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巩固并健全多部门合作和跨境/跨区联防联控。
二是存在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再传播风险。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的间日疟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适合其传播的媒介在国内分布广泛,因此要积极做好疟疾消除后防止输入性病例引起再传播的工作,继续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维持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确保每一例病例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及时完成疫点处置。
三是每年仍有恶性疟死亡病例发生。虽然近年来死亡病例数降低到了较低水平,但每年仍有死亡病例的报告,感染地主要为非洲。由于出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出现临床症状后未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此外一些地区的临床医生对症状复杂多变的恶性疟诊治经验不足,容易出现误诊,病例因诊治延误导致重症甚至死亡。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生的疟疾救治的技能培训,提高医生对疟疾的警觉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量避免疟疾病例死亡的发生。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2): 195-199 doi: 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2.0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