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儒亮时评】《医师法》的颁布实施,超说明书用药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代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针对不良反应,药监部门发布用药提醒,就不再是小事,而是具有法治意义的大事了。肯定提醒发布之际,还期待再发布滥用药品的监管个案。要通过药监处罚个案发布,清楚明了用药乱象所在,明确下一步的监管方向和指向,更好营造法治用药大环境。
来源:长江网 转发:长江网 时间:2022-04-19
近日
国家药监局提醒
使用他汀类药品时
要注意药品不良反应
记者18日了解到
武汉一年收到
他汀类药品不良反应190多例
专家提醒
他汀类药物使用广泛
患者应按医嘱及药品说明书服用
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近年来,在心血管系统用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冠心病治疗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报告数量居前两位。使用他汀类药品尤其需要警惕肌病和肝脏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品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治疗的有效药物。
记者了解到,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治疗血脂异常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种药物,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多的降脂药。数据显示,2018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46亿人使用他汀类药物。
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用药提醒,不少市民担心该类药会对身体带来损害。同济医院药学部教授丁玉峰介绍,国家药监部门发布提醒,发挥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警示作用。一种药品允许上市,必须经过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后风险监测,经过患者使用风险和收益的长期监测评估,可有效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监测负责人江莹表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特性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使用人数多,相应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也会增多。
如何降低服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监测负责人江莹介绍,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警示、禁忌等安全性提示信息,服用药品期间应遵医嘱动态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如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炎教授介绍,虽然国际上有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从20多年的临床经验看,并未碰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少数不良反应的病例经过用药调整可恢复正常指标。他表示,国家药监部门发布提醒,意图在于让这类药物在监测下使用更安全。如果患者确实对这类药不耐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是使用其他替代药物。
这些药都不宜自作主张停用
有些患者听说他汀类的药物有副作用,自行停药,这种方式不可取。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祝芬建议,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用药时间、指征、范围都有不同,患者应该遵循医嘱服药,而不是自行用药或是照搬其他患者用药。
除了他汀类的药物,对于不少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比如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降压药、降糖药等用药,患者都不宜自作主张停药、“见好就收”。祝芬表示,临床上根据疾病类型,有些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过程,应该动态监测。
特别提醒一些重症慢病患者,不能一味长期在药店买药,应该定期找专科医生就诊,监测用药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