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照出多少真面目。
连日来,西方一些政客,为掩盖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锅”,编织各种谣言,抹黑攻击中国。
与此同时,另一股声音正在集结——《自然》杂志、《科学》杂志、《柳叶刀》杂志,三份顶级学术期刊连续几个月来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取得成效。
面对饱含偏见与歧视的“政治病毒”,这三份学术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学的名义发起攻势——
《自然》、《科学》:
中国为世界争取宝贵时间!
“如果没有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中国境内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将增长67倍。”
5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布题为《中国非药物干预措施(NPI)对新冠疫情的影响》一文指出,中国实施的三类非药物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全球赢得了宝贵的“窗口”。
《自然》杂志网站截图
研究介绍,三大类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城际旅行限制,病例的早期识别和隔离,以及人员接触限制和社交疏远措施。
除了为中国有效遏制境内疫情点赞,研究也强调,如果中国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实际实施时间晚1周,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3倍;如果晚3周,则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18倍。
这篇研究,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疾控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成员共同撰写。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多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这篇干货满满的论文,被《自然》杂志网站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发布。
根据惯例,对于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自然》会在排版之前,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先行在线发布论文,以便读者能尽快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无独有偶,另一篇重量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网站也在5月8日更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实施严格隔离措施,有效减缓了新冠肺炎疫情发展。
《科学》杂志网站截图
研究对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9日期间武汉控制措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指出:“关闭全市公共交通和娱乐场所、禁止公众集会等措施综合起来,避免了数十万例感染病例”。
自疫情暴发以来,以中国抗疫举措为对象的研究一直不停,而在科学结论面前,《自然》、《科学》等学术期刊也多次将中国视为榜样。
早在3月17日,《自然》杂志就刊文探讨中国应对疫情的举措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启发。
在看到中国采取严格隔离,感染人数明显下降后,文章援引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迈克尔的话称赞道,“中国这些对人口流动的严格限制非常成功”。
《柳叶刀》主编:
世界应该感谢中国
在《自然》、《科学》纷纷以科学之名,为中国抗疫举措点赞的同时,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力挺中国抗疫努力的采访视频,正在海内外“刷屏”。
5月1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接受中国国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封锁武汉的果断决定,为世界赢得时间,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应该如何应对疫情的紧急威胁。
“所以我认为应该感谢中国在武汉抗击疫情中做出的努力。”他说。
5月1日,《新闻1+1》节目专访《柳叶刀》总编理查德·霍顿,回应公众关切。(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对比之下,霍顿也批评部分西方政府做法称,西欧国家此前将病毒视为类似流感病毒,认为这种病毒可以在人群当中传播,引起国内的群体免疫之后就能保护民众,但实际上这是严重判断失误。
“中国是对的,我们是错的。”他直言不讳地表示。
这并不是《柳叶刀》第一次呼吁向中国学习。
早在3月6日,《柳叶刀》发表社论,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
4月18日,《柳叶刀》又一次发声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而在最新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霍顿则更进一步,向近来被部分政客热炒的阴谋论“猛烈开炮”。
他表示,指责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是“无益”和“不公平的”。
《参考消息》报道截图
霍顿还特别举例称,中国科学家在今年1月24日就发表关于新冠病毒论文,“白纸黑字”地告诉世界各国“请立即采取行动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疫情很紧急,很危险”。
“中国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流行病。这种流行病不是中国造成的。它就是发生了。”他说。
肯定中国抗疫成果、呼吁向中国学习,反省自身抗疫不力,这番有理有据、客观公道的点评,也引发了不少外国网友的共鸣。
及时共享疫情信息:
中国发布952篇论文报告
事实上,疫情期间,科学界屡次发起行动,点赞中国抗疫举措、驳斥抹黑中国的阴谋论,成为舆论场上一股“拨乱反正”的强劲势力。
当“中国实验室泄漏病毒”的虚假消息开始被热炒时,27名全球顶尖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就曾于2月18日联名刊登声明,强烈谴责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新冠病毒的阴谋论。
当借由病毒污名化中国的杂音甚嚣尘上之际,《自然》杂志4月连续三天发文,为自己曾将新冠病毒错误地与中国、武汉相关联,道歉担责。
《自然》杂志网站截图
“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自然》杂志疾呼道。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是各国学者力挺中国的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们于第一时间分享研究成果、抗疫努力的做法也广受好评。
据统计,截至5月8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搭建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共有124种期刊上线,论文和报告952篇,总阅读数超过297万次。
5月6日,中国科研团队又在《科学》杂志发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结果。研究显示,此次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恒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科学》杂志网站截图
特殊时期,尽管偶有夹杂着政治、偏见、歧视的阴谋论出现,但中国用行动证明,相互交流、彼此借鉴,才是正道。
正如一位中国网友所说的那样:“公平、正义的声音,终将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