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提到胃窦血管扩张症(GAVE)可能很多医生并不熟悉,但它的另外一个名字:西瓜胃,知道的医生却不少。1984年,Jabbari对该病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内镜下表现为胃窦部纵行的皱襞向幽门汇聚,其内含有可见的柱状扭曲红色血管。病理表现为高度增生的黏膜含有大量毛细血管和血栓,黏膜固有层含大量纤维肌组织,黏膜下层有扩张的毛细血管。鉴于其内镜下表现,颇似西瓜,因此,当时将其命名为西瓜胃。
GAVE其实是多种疾病在胃部的一种表现。这类病人大约30%合并肝硬化,其他引起GAVE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肾功能不全(CKD)、心脏病及骨髓移植等疾病中。我们在临床所见的GAVE病人,主要是肝硬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可以是慢性失血导致的严重贫血,也可是显性的大出血,偶尔会引起幽门梗阻。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针对GAVE,其治疗通常是内科保守+输血支持对症治疗,也可以采取内镜下治疗。偶有外科手术切除胃窦的治疗报道,但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现在已经很少采用。降低门静脉压力对改善GAVE无效,因此,不建议给予NSBB(普萘洛尔片、卡维地洛等)或者TIPS治疗。内镜下治疗是目前GAVE的主流治疗手段,可以APC烧灼,也可以套扎治疗。但内镜治疗下治疗往往容易复发,需要反复多次治疗,并定期复查。
典型GAVE的内镜下表现
APC烧灼后的GAVE内镜下表现
APC烧灼联合套扎治疗的GAVE内镜下表现
很多医生不认识GAVE,把它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混为一谈。这两种病,不论是在发生机制、内镜下表现,还是治疗方式及预后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下面以几张典型的图片展示门脉高压性胃病。
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表现)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胃体表现
最后用一个表格来比较GAVE和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异同,供参考。
作者:南京鼓楼医院 张明
文章首发自消化科医生张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