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再现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针对有关百日咳诊断、治疗、预防,尤其是疫苗免疫策略的12个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百日咳疑似病例或者临床诊断病例应尽可能进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对于百日咳病例的精准诊治和防控以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百日咳的防治效果。(GPS,强推荐)
推荐意见2:符合以下任意一项病原学或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即可确诊百日咳:(1)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2)从呼吸道标本检测出百日咳鲍特菌核酸;(3)单份百日咳毒素(PT)IgG 抗体浓度(滴度)大于说明书用于诊断急性感染的推荐阈值,适用于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1年后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病例;(4)恢复期血清PT‑IgG水平比急性期≥4倍,适用回顾性诊断。(GPS,强推荐)
推荐意见3:采集呼吸道标本检测百日咳鲍特菌,优先推荐采集鼻咽拭子,其次鼻咽吸取液。(GPS,强推荐)
推荐意见4:在百日咳经验性治疗时,相对于红霉素和克拉霉素,指南制订小组(GDG)建议优先选用阿奇霉素。(低把握度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5:
(1)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百日咳患者,或者大环内酯类药物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患者,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首选复方磺胺甲唑(磺胺甲唑+甲氧苄啶)治疗(低把握度证据,强推荐);2月龄及以下婴儿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左氧氟沙星可以作为成人患者的替代选择。(极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2)复方磺胺甲唑的治疗剂量和疗程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 版)》:≥2 月龄儿童,磺胺甲唑每次20 mg/kg,甲氧苄啶每次4 mg/kg;成人磺胺甲唑800 mg/次,甲氧苄啶160 mg/次,1次(/ 12 h),疗程均为14 d。其他替代抗菌药物的剂量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常规推荐剂量,疗程10~14 d。
推荐意见6:对伴有高白细胞血症的重症百日咳患儿,不建议常规进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但是对于重症百日咳婴儿,若外周血白细胞≥50×109/L,或者白细胞≥30×109/L且进行性升高伴病情加重,出现肺动脉高压或者心、肺功能不全,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和医师判断,在医患共同决策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并发肺动脉高压或者心、肺衰竭早期启动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极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推荐意见7:典型百日咳患者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期或伴有反复窒息发作期,可接受短程全身激素治疗。(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推荐意见8:下述情况下,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根据暴露场景和时间、百日咳疫苗接种史,酌情推荐口服抗菌药物加以预防:(1)家庭成员;(2)未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的婴儿;(3)未全程免疫的幼托机构儿童;(4)医疗机构和新生儿照护机构负责照护3月龄以下小婴儿的医护人员;(5)幼托机构工作人员;(6)聚集或者暴发疫情场所涉及的密切接触者。(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推荐意见9∶2月龄婴儿可以开始接种首剂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推荐意见10∶4~6岁学龄前儿童加强接种1剂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aP)疫苗。(中等把握度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11:对于早产儿,建议按照实际月龄开始接种首剂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极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推荐意见12: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在疾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或疾病康复期,可以常规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神经系统疾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GPS,强推荐)
转自:医脉通临床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