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病诊疗指南——新生儿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罕见病】

2022-07-2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内分泌罕见病

概述


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NDM)是指出生后6 个月内出现的一种罕见的单基因糖尿病,也有部分 NDM 在出生 6 个月后发病的病例报道。常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血糖明显升高起病。该病可进一步细分为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PNDM)和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ransi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TNDM)。


病因和流行病学


NDM 呈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非孟德尔遗传。其病因为胰岛β细胞发育、功能或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个基因突变造成胰岛β细胞缺失或功能丧失而致病。目前已发现 23 种不同的 NDM 临床亚型,包括染色体6q24 区印迹异常及 22 个基因突变:KCNJ11、ABCC8、INS、GCK、ZFP57、SLC19A2、GATA6、GATA4、SLC2A2、HNF1β、PDX1、PTF1A、EIF2AK3、MNX1、NEUROD1、NKX2-2、IER3IP1、FOXP3、GLIS3、NEUROG3、RFX6、STAT3,每种亚型均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其具体突变基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推荐治疗方法见表 80-1。其中,6q24 区印迹异常是造成 TNDM 最常见的致病原因。6q24 区包含两种基因:PLAGL1 和 HYMAIM,其通过以下 3 种方式过表达而致病:①父源单亲二体型;②父源 6 号染色体不平衡重复;③母源 6q24 区低甲基化。该印迹基因是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胰岛素分泌的重要调控因子)1 型受体的转录调节因子,有研究显示其突变是 TNDM 的主要原因。编码ATP 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Kir6.2 亚单位的 KCNJ11 基因和磺脲类受体 1 亚单位(SUR1)的ABCC8基因及 INS 基因是导致 PNDM 最常见的致病原因。KCNJ11 基因和ABCC8 基因激活突变时,KATP通道对细胞内 ATP/ADP 比例变化不敏感,在葡萄糖刺激下通道无法正常关闭,细胞膜持续处于超极化状态,细胞外Ca 2+无法内流,造成胰岛素无法正常释放导致高血糖;INS 基因突变可导致胰岛素原分子的错误折叠并聚集于内质网,引起内质网应激和β细胞凋亡导致高血糖。NDM 的发生率为 1/500 000~1/400 000,但也有研究报道意大利、德国等发病率稍高,我国尚无相关数据报道。


临床表现


TNDM 常表现为严重的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很早(常在出生后1 周)即出现严重的、非酮症性高血糖,12 周后可恢复,50%~60%在青春期前后复发,复发后临床表现类似于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PNDM 多为出生时小于胎龄儿,常以糖尿病为唯一临床表现,也有少部分患者同时具有胰腺外的临床特征,如 NEUROD1 基因突变致PNDM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HNF1β基因突变致 PNDM 常伴有肾脏病变或生殖系统异常等。PNDM无缓解期。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糖、胰岛素、C 肽水平;尿常规(尿酮体、尿糖),血渗透压,血电解质;NDM 患者常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有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尿酮体、尿糖阳性;1 型糖尿病抗体,NDM 患者 1 型糖尿病抗体阴性。


2.遗传学检测:NDM 已知致病基因的 Panel 检测;全外显子测序。


诊断


新生儿糖尿病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出生后6 个月内出现高血糖相关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糖升高的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明确大约 80%的 NDM 患者。具体分型和确诊需依靠基因检测确定。高通量测序可同时完成多个基因检测,极大提高了临床表型类似的NDM的诊断效率。


鉴别诊断


NDM 需与 1 型糖尿病、早发 2 型糖尿病及其他单基因糖尿病相鉴别,如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等,1型糖尿病抗体检查及基因检测对于病因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考虑因素如下: 


1.年龄:多数 PNDM 为出生后 6 个月内发病,TNDM 为出生后1 周内发病;1 型糖尿病及 MODY 发病年龄相对较晚。 


2.家族史:MODY 患者多有三代或三代以上家族遗传史,可与NDM相鉴别。


3.实验室检查:1 型糖尿病抗体检测,NDM 患者抗体为阴性;基因检测可用于区分 NDM 的具体亚型,并与 MODY 进行鉴别。


治疗


不同 NDM 亚型治疗原则不同,需具体亚型具体分析。TNDM患儿发病后可使用胰岛素治疗,且用量可迅速减少,经过平均 12 周后即可不再需要治疗;但该病多于青春期前后复发(复发率为 50%~60%),复发后临床表现类似于早发T2DM,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对磺脲类药物有反应,不一定需要胰岛素治疗。约 90%的 KATP通道基因(KCNJ11 和 ABCC8)突变致PNDM患者可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磺脲类药物可改善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与成年 T2DM 患者相比,这类 PNDM 患儿常需较高剂量的磺脲类药物,以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格列本脲为例,平均用量为 0.5mg/(kg·d),最大剂量可达 2.3mg/(kg·d)。其余类型 PNDM,胰岛素仍是唯一选择,与1 型糖尿病不同的是,这类 PNDM 患者胰岛素起始剂量偏大,为 0.5~1.2U/(kg·d)。


诊疗流程(图80-1)

image.png

图 80-1 新生儿糖尿病(NDM)诊疗流程


表80-1 NDM亚型

2022-07-20_160738.jpg


参考文献(略)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相关推荐

罕见病诊疗指南——黏多糖贮积症【心肾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甲基丙二酸血症【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羟化酶缺乏症【心肾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Gitelman综合征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视神经脊髓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淋巴管肌瘤病【罕见肿瘤】
罕见病诊疗指南——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免疫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儿童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儿童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β-酮硫解酶缺乏症【儿童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生物素酶缺乏症【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心脏离子通道病【心肾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天使综合征【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自身免疫性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NMDAR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白化病【呼吸和皮肤系统罕见病】
罕见病诊疗指南——精氨酸酶缺乏症【神经系统罕见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