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上高血压常与高尿酸血症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常合并的一种代谢紊乱。血压控制不良或过度控制都会出现高尿酸血症。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年轻人和女性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可诱发高血压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降低内皮中一氧化氮水平、诱导氧化应激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
对合并多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当确定多次血尿酸升高时,可以同时进行药物干预。
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确定是否使用了升高血尿酸的降压药及其他可增高血尿酸的药物。如有,需要纠正。
此外,注意血压的控制,合理的血压控制有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建议该类患者优选具有排尿酸作用的降压药及心血管药物,既能降压又能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尿酸。
兼有降血尿酸作用的降压药
有证据支持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具有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ARB:一项对24768例新发痛风及药物控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氯沙坦在所有ARB类药物中排尿酸的能力最强,可辅助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此外,中国自主研发的ARB阿利沙坦在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尿酸平均降低56.04~56.06 μmol/L。
CCB:部分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降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减少并发症和靶器官损伤的发生。L、N型钙通道阻滞剂西尼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ARNI:一些大型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降低血尿酸22.8 μmol/L,并可降低32%的降尿酸药物使用率。
升高血尿酸的降压药
还有一些降压药可能会升高血尿酸,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服用这些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尿酸。此外,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剂量较大时,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对血尿酸无影响的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对血尿酸代谢无影响。
对血尿酸明显升高且合并多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这两类。在使用单个降尿酸药物不能使血尿酸达标时,在评估安全后可考虑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与促尿酸排泄药物联合治疗。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尿酸是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XOI的作用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生成。
a) 别嘌醇是一种非选择性XOI,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不过使用该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有研究显示,应用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可使24小时动态收缩压、舒张压降低。
b) 非布司他是近年上市的新型XOI,是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其降尿酸作用与别嘌醇相当或略优。同时该药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
促尿酸排泄药物
促尿酸排泄药物能够抑制尿酸在肾小管前段通过URAT1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该药为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上市的促尿酸排泄药物,具有降尿酸及降血压的双重作用。
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药物在调脂、降血糖改善代谢紊乱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尿酸的作用,建议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调节血脂和降糖时可优先选择。
来源:医学新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