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想要学好机械通气,牢固基础必不可少~
今天将从人工气道的种类、人工气道的建立、人工气道管理四方面进行学习~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口腔、鼻腔或气管切开路径置入患者气道内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建立人工气道可保证气道通畅,有效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对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建立的途径不同,可分为咽部气道(包括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内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口咽通气道
(注 作者提供)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注 CMT视觉中心绘制)
用物准备 气管插管(一般男性选择7.5~9 mm导管,女性选择7~8.5 mm导管),简易呼吸器、氧源、负压吸引器、吸痰管、喉镜、牙垫、注射器、气囊测压表、听诊器等;呼吸机连接管路并完成自检;镇静镇痛药物及其他抢救用药(血管活性药等)。
患者准备 禁食、禁水半小时以上,抽空胃内容物;取下活动性义齿,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建立静脉通路;调整合适体位,充分开放气道。
错误体位
(CMT视觉中心绘制)
插管前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预充氧,提高氧储备;对严重缺氧患者可在插管过程中使用经鼻高流量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
插管人员经口置入喉镜,暴露声门后置入气管插管。协助撤导引丝,吸痰,放置牙垫,充气囊。初步判断导管位置,固定导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判断导管位置 听诊胸部有无呼吸音、上腹部有无气过水声;观察胸廓有无起伏、气管插管内有冷凝湿化气;监测SpO2是否升高;有条件的可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如无ETCO2波形或<5 mmHg,表明插管位于食道。在完成位置的初步判断后需进行气管镜检查或拍摄胸部X片确认导管的具体位置,要求气管插管开口位于隆突上2~3cm。
预期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或保留人工气道、咽喉狭窄或阻塞无法行气管插管时需进行气管切开。方法包括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和经皮气管切开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为后者,操作简单,快速,可由经过培训的ICU医生操作,且并发症较少、易于管理。
人工气道气囊的作用是封闭气道,防止漏气,从而保障有创通气的实施;同时可以防止误吸,预防VAP的发生。
气囊压力监测 气囊压力应维持在 25~30 cmH2O,建议使用气囊测压表进行充气和压力监测。需每6~8小时重新监测和调整,翻身、吸痰等操作后也要进行气囊压力的调整。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吞咽功能受影响,大量口腔部分泌物及胃食管反流物积聚在气囊上形成气囊上滞留物(声门下分泌物),当气囊压力下降时这些分泌物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因此需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目前临床上有两种方法。
(1)快速气流冲击法 原理是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使用简易呼吸器通过人工气道给予一个大的潮气量,同时另一人将气囊放气,此时大的呼气气流将通过人工气道与患者气管壁之间的缝隙将气囊上滞留物冲出至口咽部,再进行口咽部吸引即可。为避免再次吸气时将分泌物重新吸入下呼吸道,需要在完成大的潮气量冲击后立即将气囊充气。
快速气流冲击法时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时机
快速气流冲击法的示意图
(注 图片作者提供)
(2)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 需使用特殊的气管导管(有一开口于气囊上方的吸引腔)。SSD分为持续吸引(持续连接负压)和间断吸引(间断接负压或使用注射器抽吸),均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推荐对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的患者使用SSD预防VAP。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示意图
(注 图片作者提供)
最佳温度与湿度 指南建议无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规定,有创机械通气使用主动湿化时,湿化水平应在33~44mg/L,Y型口处气体温度在34-41℃,相对湿度100%。
常用的湿化装置
(1)主动加热湿化器 非伺服控制湿化器,只有加热底座和湿化罐的加热功能,湿化效果受环境温度、管路长度、气流速度、通气量等因素影响。伺服控制性湿化器,除加热底座和湿化罐外,在吸气和(或)呼气回路内放置加热丝,并在湿化罐出口处和Y型接头吸气端均有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和反馈调节,从而保证吸入气体温度达到预定值,确保湿化效果。
(2)热湿交换器(HME) 又称“人工鼻”,使用时连接在人工气道与Y型接头之间,原理是将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吸收,再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因其不能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湿化效率较低,具有无效腔和阻力等问题,在选择时需特别注意其使用禁忌证,包括分泌物黏稠、分钟通气量较大的患者;潮气量较小的患者(如婴幼儿、应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ARDS患者等);困难撤机患者等。HME适用于急诊、麻醉、转运和ICU短期通气患者。
对于不需要机械通气但仍保留人工气道的患者,仍需做好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使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或人工鼻(注意使用禁忌证)。使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时可选择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连接氧气和加热湿化器,或选择呼吸湿化治疗仪。
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以保证正压通气的实施、气道通畅和分泌物引流,建立后需做好规范、精细的气道管理以预防VAP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道内吸引、气道温湿化等。
人工气道气囊的作用是什么?应如何做好气囊管理?
请在评论区写下您的答案。本次活动期间,将不定期抽取优秀评论者给予惊喜礼物~
有创机械通气的基本通气模式有哪些?
明天一起学习~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既往内容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