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发芽了!十堰女子常吃的这种药,突然发芽了!专家这样说

2020-08-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真是头一次见

最近,十堰市民张女士

碰到一件稀罕事

她一直在吃的降压药

居然“发芽”了


640.png


是的,你没看错

真的是“发芽”

有图有真相


1.png

发芽的药片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来跟晚报君一起看看  


药片“发芽”!难道是假的?


昨日,十堰晚报记者找到家住红卫家和苑的张女士,看到她所说的“发芽”药片呈粉色扁圆状,顶部中央有一个小孔,从中间冒出黄色条状物。

2.png

张女士拿着发芽的药片


今年65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药名叫“欣然”,她从2004年患高血压起,一直在张湾一家药房买这种药吃,每天吃一粒控制血压。张女士每次都提前准备好一个月的药量,储存在专门的药盒中,然后放在家里通风避光的位置。


微信截图_20200805234935.png

发芽的药片


“这药之前一直都吃得好好的!前天晚上,我吃药时突然发现药片有点黏手,就勉强挑了几片性状正常的药片吃。昨天一看,一下有20多颗都‘发芽’了,不敢再吃了。”张女士十分紧张,怀疑买到的是假药,不敢再贸然服用余下的药片。

3.png

剩下的药片


原来是因为储存不当


为弄清药片“发芽”原因,记者将药片装好,联系了国药东风总医院药学专家李志浩,并请张女士一同前往了解原因。


李志浩用刀片轻轻刮开药片表层,又把药片从中掰开,仔细观察研究一会,然后告诉记者,这不是假药。这种药片分为外面的包衣层和里面的片芯,可能是因为连日高温高湿环境,使得片芯里面的辅材受热受潮,导致辅材膨胀出来。


6.png

药片辅料受热受潮膨胀


那为什么不从其它位置膨胀,而是只从药片正中间膨胀出来呢?李志浩介绍说,因为药片中间有个激光打孔,患者服药后,正是通过药片中间这个孔,释放辅材,从而达到缓慢释放药物的效果。这种辅材的黏性,正是药片达到缓慢释放药物效果的关键所在。


8.png

片芯里面的辅材膨胀出来,看起来就跟发芽一样


李志浩说,“欣然”这个药本身是铝箔真空包装,如果打开后放在药盒里,受潮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连日来十堰持续高热高湿天气,由于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药物性状发生改变,已经达不到缓慢释放药物或者控释药物的目的,所以这个药现在不能再吃了。


他还建议,张女士应该吃一粒、拆一粒,没吃完的药片就保留在原铝塑包装里,不要撕开包装后放进自己的药盒,否则容易导致吸潮变质。


药片本身是没问题的

只是储存方式不当

真是吓了自己一跳


小伙伴们

你们学到了吗?

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说明书

储存药片哦

来源:十堰晚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