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诊断肝细胞性黄疸?

2021-09-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肝细胞性黄疸

相关内容回顾↓↓↓

一文了解肝细胞性黄疸


诊断黄疸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黄疸的类型,诊断原发疾病。这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


首先,应在良好的自然光线下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巩膜有无黄染,判断是否为真性黄疸,与进食过多胡萝卜素引起的假性黄疸相鉴别。此类假性黄疸以手掌、足底黄染为著,且血清胆红素正常。


诊断原发病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发病前病史,应注意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毒物接触史、饮酒史、服药史、肝炎接触史、输血与注射史、周围人群发病史、既往史与家族史、妊娠史等,以判定引起黄疸的可能病因。如患者有肝炎密切接触史或输血史,首先应考虑病毒性肝炎,有长期饮酒史首先考虑酒精性肝病等。


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鉴别诊断需要注意临床症状和体征,询问是否存在伴随症状,如发热、皮疹、皮肤瘙痒、乏力、食欲及尿粪异常、出血倾向以及各器官系统相应症状。查体应全面细致,不要有遗漏。特别注意皮肤黏膜黄染的颜色(溶血性黄疸常呈柠檬色,肝细胞性黄疸多为金黄色或浅黄色,阻塞性黄疸多为暗黄色或黄绿色)、淋巴结、肝胆脾有无肿大等。不同原发病体征不同,肝大并有门脉高压者多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并发黄疸患者体检可发现肝大并伴有结节感,蜘蛛痣则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细胞性黄疸的病程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黄疸一般持续3~4 周,乙、丙、丁型慢性肝炎的黄疸可以持续数月,或成为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其他急性黄疸在病因解除或病变缓解后可于短期内消退,而癌肿引起的黄疸多呈进行性加重。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黄疸及其原发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应常规查血常规(注意查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形态)、尿常规(注意尿胆原和胆红素)、粪便常规和血生化等。

  • 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血清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有助于部分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比值多在20%~50%之间。

  • 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血清ALT和AST均升高,肝细胞受损时,ALT升高大于AST,可早期发现肝炎,也可用于判断急性肝炎是否痊愈,评估药物疗效,AST/ALT比值测定也有评估肝炎严重程度的价值。

  • 腺苷脱氨酶(ADA)能反映急性肝病残余病变或慢性肝损害。乳酸脱氢酶(LDH-5)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

  • 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也可用于评估肝功能,但前者升高还常见于骨关节疾病,特异性不如GGT。

  • 血清蛋白总量和血清白蛋白测定可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降低常见于亚急性肝衰竭、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 检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可确定肝炎病毒类型,甲胎蛋白(AFP)测定可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 还可以进行血清铁、铜测定、各种病原体抗原、抗体及核酸测定、各种自身抗体测定、凝血功能测定、遗传基因测定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PTCD、ERCP 对肝细胞性黄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B超是最常用于肝脏疾病诊断的一项无创性检查,可以用于检测肝硬化的并发症,鉴别门静脉高压、肝癌以及肝硬化伴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

  • CT可用于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和密度,对于估价黄疸的性质非常有用。对于肝细胞癌引起的黄疸,增强CT可以很好地显示肝、胰病变。

  • MRI与CT相似,能看到肝外形改变、脂肪浸润、腹水及血管是否通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是应用MR水成像技术显示胰胆管形态和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无需用对比剂,不受患者生理情况的限制。CT与MRI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长短。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可用于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起到减压、减黄、缓解症状的作用。

  • ERCP可用于不明原因黄疸或肝脏肿瘤患者,操作简单、安全,对患者无明显损伤,但有引起胰腺炎的风险。

  •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用于了解肝胆功能,是鉴别诊断黄疸的一种简单、有效、无禁忌证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腹腔镜检查术可以协助诊断,可兼起治疗作用。

  • 肝组织活检对于弥漫性肝病的确诊及分级有重要意义,结合染色法可增加诊断准确性,是最理想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敏  卢明芹

内容节选自《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