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美国《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在线发布的大型多国城市农村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PURE Study)数据证实,过量摄入白米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
这项研究在21个国家的132373名受试者中进行。在平均9.5年的随访中,6129名基线时没有糖尿病的人发生了糖尿病(新发)。
在总体队列中,摄入更多的白米(每天>450克比每天<150克)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危险比1.20)。
风险最高的是南亚(风险比1.65),那里的大米摄入量最高,其次是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南美、北美、欧洲、非洲和中国。白米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与白米消耗量强相关。在南亚,大米消费量为630克/天,风险最高,其次是东南亚,平均消费量为239克/天。在中国,摄取量约为每天200克,与糖尿病有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
该研究第一作者Bhavadharini Balaji指出,这是迄今有关白米摄入量与糖尿病发病的规模最大的研究。这也是第一次证实白米摄入是导致南亚糖尿病流行原因之一。
该研究的发起人、论文第二作者Mohan指出,我们早些时候在金奈的城市和农村流行病学研究(治愈研究)中发现,白米的摄入与糖尿病流行有关。对CURES研究随访10年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在印度南部,特别是在金奈,过量食用白米也与新发糖尿病有关。
而本项研究在21个国家更大的人群(n=132,2371名受试者)中进行了更长期随访。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白米的消耗量是重要的。显然,在印度,碳水化合物的消费在南部和东部非常高,东北部地区大米占主导地位,而北部和西部小麦消费更多。
该研究团队的早期研究表明,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米,有非常高的血糖指数,导致膳食的高血糖负荷。这不仅与糖尿病风险的增加有关,还与代谢综合征,包括高甘油三酯水平和低HDL-C水平有关。这些被称为“亚洲印度表型”或“南亚表型”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至少部分是由过量的米饭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减少大米的消耗量,或者改用更健康的大米品种,比如糙米。此外,通过食用豆类,如鹰嘴豆、绿豆、黑豆、红腰豆等,可以增加膳食蛋白质和纤维含量,并降低血糖负荷,使膳食更健康。
在印度,大约70%~75%的饮食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精白米和精制小麦。如果可以将其降至45%~50%,并使蛋白质包括植物蛋白的摄入增加约20%,并且健康脂肪如单不饱和脂肪增加,同时摄入大量绿叶蔬菜和一些水果,这将使印度的饮食更健康,减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PURE研究是由加拿大汉密尔顿健康科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著名教授Salim Yusuf领导和协调进行的。
来源:Excess White Rice Intake Linked To New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