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王冬梅教授视角点击阅读:王冬梅教授丨CRT无应答:晴空中的一抹乌云
北部战区总医院 梁延春
心脏机械收缩失同步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力衰竭(心衰)或加重心衰。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手段,只要使心脏机械收缩由不同步向更加同步化转变,均可以视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方法之一。
CRT是近年来治疗心衰伴心脏失同步患者的重要进展。以往的CRT实际上就是指双心室起搏(BVP)。BVP比右心室起搏(RVP)更加符合生理性,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纠正心脏失同步。但是BVP并不是生理性的,30%左右接受了BVP的患者疗效不佳(CRT无应答)。
健康心脏的电生理激动是最完美和最生理的。希浦系统起搏(HPSP)主要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是近年付诸临床实践的新兴技术,是最接近健康心脏电生理激动的起搏方式。
2018年《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希氏束起搏可以作为双心室起搏以外的另外一种CRT方法来纠正心脏不同步。CRT这种新的进步给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HPSP在心衰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简要介绍需要心脏起搏治疗的三类心衰患者如何应用HPSP。
第一种类型: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房室传导正常不依赖心室起搏的心衰患者
这种类型患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心房激动的节律和频率问题。AAI模式(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心房自身电活动后抑制起搏器脉冲的发放)的永久起搏就是最生理的解决方案。而HPSP可能对原本正常的传导系统造成损伤,因此不建议应用HPSP作为备份心室起搏。
第二种类型:合并房室传导异常需要心室起搏治疗的心衰患者
这种类型患者主要包括: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②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③因心室率难以控制而进行房室结消融的房颤患者;④心脏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相关的房室传导阻滞;⑤长P-R间期导致的心衰;⑥心房静止且心房起搏失败;⑦植入起搏器后射血分数减低且依赖高比例心室起搏的心衰患者。
此类患者的共同点是均为需要心室起搏的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的自身基础QRS波可能正常,提示心室电激动是生理的、同步的;另一部分患者的自身基础QRS波增宽,提示存在心室电激动不同步。QRS波增宽原因可能为:①心室激动的逸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下或②虽然心室激动的逸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上或希氏束内,但存在逸搏点以下的传导阻滞。
对于此类心衰患者,生理性心室起搏目标是:①尽力维持正常QRS患者原有的心脏电激动同步性,尽力避免因RVP人为造成LBBB而引起心脏不同步加重心衰;②在解决心室率的同时,纠正或改善增宽QRS波患者的心脏电学失同步以期改善心衰。
理论上,HBP是能达到上述目标且是最符合生理性的起搏方式,因此推荐在这类患者中应用。对于HBP失败的患者,可以进行LBBP或者BVP。
第三种类型:合并希浦系统传导病变,尤其是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需要CRT的心衰患者
此类患者是明确存在心脏失同步而需要CRT的患者。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衰患者在药物优化治疗至少3个月后仍存在以下情况应该进行CRT,可以改善症状及降低病死率:①QRS≥130 ms,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②QRS≥150 ms,非LBBB,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
理论上,HBP能几近完全地纠正患者的心脏电激动不同步,是最生理的CRT方法。已有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提示,希氏束起搏纠正LBBB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获益,其临床效果不劣于BVP。
因此,对于需要CRT的心衰伴LBBB的患者,可以选择HBP进行CRT。左束支起搏(LBBP)在纠正LBBB方面也极具价值。对于房室间期正常的LBBB心衰患者,成功的LBBP结合合理的AV间期程控设置,使LBBP与沿正常右束支下传的自身心脏激动融合,其心室电激动模式与纠正LBBB的HBP模式效果接近。对于QRS增宽的非LBBB患者,包括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和室内传导病变的患者,通过BVP进行CRT的获益不如LBBB患者。HPSP在心衰合并RBBB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有限。与HBP纠正LBBB一样,可以将HBP用于纠正RBBB。
对于左心室导线植入失败或BVP术后无应答的心衰患者,可以尝试HPSP进行CRT,使这部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患者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希望。与BVP进行CRT要应用三腔起搏器来实现不同,大部分HPSP进行CRT仅仅应用双腔起搏器即可完成,手术费用会大大降低,而且很有可能在部分患者中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因此,HPSP为医疗经费不足以实施BVP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点击阅读黄峻教授精彩点评:黄峻教授点评丨CRT治疗心衰:如何掌握适应证需要大智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