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当地时间2022年6月3日5:18PM-5:30PM(北京时间6月4日6:18AM-6:30AM),南京金陵医院秦叔逵教授应邀携一项“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对比吉西他滨治疗K-Ras野生型局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Notable研究)”在全球重磅肿瘤学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进行了大会口头报告。
该项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是秦叔逵教授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共同牵头,带领全国25家大型研究中心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的,为攻破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再次祝贺秦教授与研究团队全体专家!期待研究成果更快更好地应用于我国胰腺癌诊疗临床实践!
“癌王”胰腺癌面临治疗困境,新型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能否成为有力“武器”?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逾49万例、死亡病例逾46万例。同时,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诊困难,80%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达局部晚期或者远处转移,预后恶劣。
近年来,针对多种恶性肿瘤,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层出不穷,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在胰腺癌治疗中却罕见成效。现有治疗方案带来的中位总生存(mOS)期仅6~8个月,5年OS率仅为7%~9%。其中约25%的胰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mOS期为6~9个月;大约60%~70%的患者为转移性胰腺癌,mOS期仅3~5个月。因此,晚期胰腺癌患者亟须高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案来延长生存,存在巨大而迫切的临床需求。
尼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可以破坏EGFR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特异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介导ADCC、CDC和其他免疫反应,诱导EGFR内吞和降解,是晚期胰腺癌的潜在有效药物。前期德国开展的一项Ⅱb期研究初步提示,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组可有效延长胰腺癌患者的OS期(8.6个月对6个月,P=0.03);尤其对于KRAS野生型患者的效果更佳(11.62个月对5.67个月,1年OS率分别为53.5%和15.8%)。
NOTABLE研究亮相2022 ASCO年会,为胰腺癌诊疗带来里程碑式进展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Notable研究由此诞生。
该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全国多中心的注册Ⅲ期临床研究,纳入K-Ras基因野生型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旨在评价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K-Ras野生型局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是通过基线预筛K-Ras基因,将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胰腺癌富集人群的精准肿瘤学研究,获得成功,十分难能可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科学意义!
研究详情(摘要号LBA40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NOTABLE研究纳入年龄18~75岁,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局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存在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KRAS野生型,KPS评分≥60分的患者。入组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接受尼妥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组。主要研究终点为OS期,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期、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临床受益反应(CB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2015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全国25家研究中心,共筛选480例患者,随机入组92例,2例未用药,不纳入统计;其中7例通过中心实验室复核为K-Ras突变型胰腺癌,另外1例为胆囊癌,不纳入FAS,即FAS人群为82例。
结果显示:(ITT集)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了OS期,死亡风险降低50%。治疗组与对照组OS期分别为10.9个月和8.5个月,风险比(HR)为0.50,P=0.024。
(PPS集)同样,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了OS期,死亡风险降低40%。治疗组与对照组OS期分别为11.5个月和8.5个月,风险比(HR)为0.60,P=0.039。
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显著延长患者的mPFS(4.2个月对3.6个月,HR为0.56,P=0.013),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4%。
与对照组相比,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组患者mTTP得到提高(4.7个月对3.7个月,HR为0.67,P=0.137);联合治疗组的DCR和CBR也都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安全性结果方面,两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中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 (11.1%)、白细胞计数降低 (8.9%)和血小板计数降低(6.7%),主要与吉西他滨有关。无4~5级不良反应发生。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尼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K-Ras野生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获益(OS和PFS)明显,安全性良好。 在当前的治疗方案中加入尼妥珠单抗,或将为胰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和巨大价值。
NOTABLE研究结果使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点亮了基于生物标志物富集人群靶向治疗胰腺癌的新时代。
得到ASCO认可与青睐,中国强音唱响国际学术舞台,中国智慧与中国“智造”为胰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该项研究是经历了ASCO大会组委会的精心挑选,从6300多篇投稿中脱颖而出,并且受邀进行口头报告,向全世界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已被列为“突破性进展”和“优秀论文”。在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3日下午进行的“Can We Begin to Predict Responders to Targeted Therapy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专场进行口头报告,摘要号LBA4011。
与此同时,我们还获悉,ASCO还为此研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且邀请课题组未来在全球多地举办的“Best of ASCO”会议中进行报告解读。其中也包括即将于2022年7月1日至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2China”会议,也将对该项研究精华内容进行解读、点评,让中国学者卓越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在BOA/BOC学术舞台上交流分享,敬请关注!
舞台上交流分享,敬请关注!
主要研究者介绍
秦叔逵 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国家统计源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和现任副理事长
北京CSCO基金会前任理事长和现任监事长
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专家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肝胆胰肿瘤的诊治和研究
李进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
CSCO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药促会肿瘤临床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继续教育学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ancer Science副主编
中国医学论坛报 千蔚编辑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