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共识意见一览

2023-08-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临床实践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用于诊断感染、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应答,以及在临床试验中评估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结合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诊治实际需求,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作组制订此专家共识,对经典及新型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相关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证据总结和要点推荐,旨在指导其规范、合理的临床应用。本文摘选共识要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


共识要点1:联合应用HBV定量标志物如HBsAg、HBV DNA和qAnti-HBc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判断是否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B2)。


共识要点2:HBV DNA定量检测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当前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及疗效判断最重要的标志物。慢性HBV携带状态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患者,需6~12个月检测HBV DNA;NAs治疗中,应每3~6个月检测HBV DNA;Peg-IFN-α治疗时,应每3个月检测HBV DNA(A1)。



共识要点3:PEG-IFN-α治疗中应监测qHBsAg,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12周qHBsAg > 20 000 IU/ml或水平不降可作为停用干扰素指征,NPV接近100%(A1);而NAs治疗中,qHBsAg往往下降缓慢,低水平qHBsAg提示停药后复发风险较低(A1)。


共识要点4:检测qHBsAg有助于甄别CHB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基线低HBsAg水平(< 1 500 IU/ml)且HBeAg阴转,或治疗早期(12或24周)HBsAg < 200 IU/ml或HBsAg下降> 1个log10 IU/ml,是获得临床治愈的积极因素(B2)。


共识要点5:PEG-IFN-α治疗12或24周时检测qHBeAg,其高水平提示不太可能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对治疗结束后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的NPV很高;而NAs治疗早期qHBeAg下降则是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的积极因素(A2)。


共识要点6:高水平qAnti-HBc提示肝脏存在炎症和纤维化,是ALT的补充,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A2);若治疗前qAnti-HBc水平较高,或抗病毒治疗中大幅下降,提示较高的应答率和较低的停药后复发风险(A2)。


共识要点7:建议使用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试剂(LOD为5~20 IU/ml)监测和管理NAs治疗中的LLV患者,也有助于监测OBI患者HBV再激活(A2)。


共识要点8:血清HBcrAg和HBV pgRNA水平均可反映cccDNA水平或转录活性,二者相关性较好且不受治疗的影响。NAs治疗过程中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时,可进一步检测pgRNA或HBcrAg,如果"阳性"则提示应继续治疗以规避停药后复发风险(B2)。


内容节选自《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好文推荐


▶ 肠镜检查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腹泻的用药选择及注意事项

▶ 胃镜检查前用药以及注意事项

▶ 抑制胃酸分泌药——奥美拉唑

▶ 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2020年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

▶ 医生让吃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到底是什么?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