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访谈 | 张小田教授寄语肿瘤精准治疗美好前景

2024-08-15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e5c8c478367df821d19279667945c65.jpg

2024年7月25日-28日,“第一届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暨全国癌症早诊早治培训班暨国重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工作会议”于呼和浩特正式举办。论坛邀请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及著名肿瘤研究学者和临床专家等做主旨报告,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共同为地区间的科技创新和肿瘤精准治疗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接受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采访,分享了本次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的筹备初心和亮点内容,并介绍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在共建共享方面的工作布局和前景展望,内容精粹如下。



专家名片


6724481a41f562069305e3c07ebba8e.png


访谈精粹


video


Q1:作为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大会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哪些亮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和沈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我作为执行主席。


开展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的初衷是希望把肿瘤精准治疗的理念,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肿瘤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中、在临床医生和基础科学家中进行推广,更好地促进临床和基础对话,实现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通过第一届论坛的举办,我想已经初步实现了临床和基础的对话,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开展第二届和第三届,来进一步推动肿瘤精准治疗的落地。


本届大会还包含了全国肿瘤早诊早治高峰论坛,内蒙古自治区肿瘤性疾病质控工作启动会议以及国重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工作会议。这些分论坛和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一起覆盖了肿瘤“防、诊、治”三级预防的各个环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实现肿瘤治疗关口前移,能够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作为肿瘤治疗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头羊,把肿瘤临床实践规范化,把肿瘤临床研究做出风采,把转化研究成果更好地落实应用到临床。

Q2:在推动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内蒙古医院在资源共享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如何确保双方优势资源有效整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肿瘤治疗水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输出单位,基地的建设初衷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布局。所以,首先应该推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比如肿瘤治疗规范和研究前沿。


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体现在双方医务部门的配合,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管理制度平移,并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医联体内进行质控中心的布局,以质控中心作为实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和自治区55家肿瘤中心的共同肿瘤规范化管理的抓手。


同时,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重要的高发瘤种作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优势学科,将会作为重点打造学科,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选择其中2~3个进行突破,并在这些学科开展前沿临床研究。虽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但随着建设条件的完善,Ⅰ期临床研究的开展也已经起步。相信随着药物创新研究或研究者发起研究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的落地,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实践的优质医疗资源,乃至学科研究的优质资源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的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部边疆最狭长、生活方式最特殊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也一样会有我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需要吸取的科学和临床资源,特别是某些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以此来促进肿瘤筛查和诊断。如此一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合作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能够进一步实现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


最后,我也期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能够借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总院的平台支撑,在自治区科技厅、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大学的支持下,为造福自治区的老百姓贡献力量。

Q3:您认为在胃癌的诊疗中,“精准”二字如何体现又该如何实现?

精准治疗是整个肿瘤领域近20年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在胃癌领域,从单一生物标志物,到HER2靶点的发现并开展HER2靶向治疗,我们逐渐开始关注肿瘤的微环境以及患者荷瘤的机体宏环境,甚至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所以,精准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精准诊疗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接受对他来说最适合和最正确的治疗。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胃癌作为恶性肿瘤中的一个高发瘤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三位,跟其他的肿瘤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其中和“精准”最大的关系就是胃癌的异质性非常强。随着时间和治疗的变化,胃癌也可能会发生动态变化,其原发灶和转移灶,甚至同一个原发灶的不同部位、同一个器官内的不同的转移灶,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变异。所以,精准治疗对胃癌患者至关重要。


如果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他们也会非常关注自己治疗过程中,能不能精准选择到获益最大、风险最小的治疗方案。所以,最佳治疗方案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二十多年来,众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已经实现了从临床医生能够看到的一些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疾病粗分类,到刚才所说以HER2为代表的单一生物标志物来进行靶向治疗的发展进步。未来,将有可能涵盖更多标志物,以多维多模态的疾病刻画来实现“让每一个患者在恰当的时候接受恰当的治疗”的目标。


当然,这还是一条漫漫长路,现在胃癌治疗已经有了抗HER2、MET、Claudin18.2等靶点,以及在免疫治疗中通过PD-(L)1表达对可能获益人群的筛选。在未来,我们一定还会看到更多的希望。


但是,每一次取得突破的同时,也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所以,第一届精准肿瘤精准治疗前沿论坛的举办是为了给内蒙古自治区全体同道以及包括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内的全国肿瘤同仁提供交流解惑的平台,今年提出的问题相信在明年的第二届论坛中会有相应的解答。而明年我们也将产生新的问题,如此不断推进我国肿瘤包括胃癌精准治疗事业的进步。


审阅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张小田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