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曹彬教授团队综述: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该类新兴院内感染的“超级细菌”正在我国快速传播

2023-11-0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关键耐药机制、毒力因子、临床表现和预后,并探讨了其在我国的演化过程和流行情况。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机会性细菌,可引起严重的器官损伤和威胁生命的疾病。根据其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克雷伯肺炎杆菌可分为两种类型:经典型肺炎克雷伯杆菌(c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hvKP),每种类型都对临床医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hvKP通常在年轻健康的人群中引发社区获得性感染,如肝脓肿、眼内炎和脑膜炎。而CRKP则主要与医院获得性感染有关,包括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和软组织感染。然而,由于hvKP中存在的毒力因子与cKP中存在的抗生素耐药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出现了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CR-hvKP,使得两种细菌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CR-hvKP是一种新报道的医院获得性病原体,首次且主要在我国被报道。这种医院获得性病原体表现出碳青霉烯耐药性和高毒力性的特征(图1)。

图片

图1  CR-hvKP的毒力特征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

CR-hvKP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和高黏液性、丰富的铁载体含量、毒力质粒和ICEKp移动遗传元件、1型和3型菌毛,外膜蛋白,6型分泌系统等。目前CR-hvKP高毒力的测定方法与hvKP的判定方法基本一致。临床上判定肺炎克雷伯杆菌的高毒力方法主要包临床表现、拉丝实验,然而事实证明,单靠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出hvKP菌株。

实验室对hvKP菌株的分子定义,通常基于几种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如rmpA和iucA-D)的存在来进行判定。Aerobactin是hvKP菌株产生的主要铁载体,在体外和体内增强毒力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铁载体相关的编码基因,特别是iucA,是hvKP鉴定的重要标记。此外,由rmpA或rmpA2介导的胶囊合成增强也有助于高毒力表型。因此,研究者提出联合使用rmpA或rmpA2、iuc、基因型、临床特征来定义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如使用HMV和aerobactin的存在来定义hvKP;铁载体产量>30 μg/ml和peg-344、iroB、iucA、rmpA和rmpA2区分hvKP等。此外,虽然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来说难度较大,但小鼠模型是评估肺炎克雷伯杆菌高毒力表型的金标准。

以上所述的多重定义使CR-hvKP的感染流行、检出和诊断情况模糊不清。作者在此也提出了对CR-hvKP高毒力表型定义的建议,即应结合小鼠脓毒症模型的高毒力表型、相应的毒力基因基因型(如rmpA和iucA)以及转移性感染的临床症状。然而,临床实验室对CR-hvKP菌株的微生物学鉴定仍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人员的持续努力,以建立CR-hvKP高毒力的一致定义。

而在耐药原因上,CR-hvKP的耐药原因与CRKP基本一致,包括碳青霉烯酶的合成、外膜孔蛋白的下调或缺失、外排泵系统的激活以及生物膜成分的改变(图1)。

高毒力及高耐药的双重表型,使得CR-hvKP的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包括hvKP引起的化脓性肝脓肿、眼内炎和脑膜炎,以及与CRKP相关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和软组织感染(图2)CR-hvK在医疗环境中的快速传播对临床的感染控制提出了重大挑战。高水平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经常导致不理想的临床结果。

图片

图2 CR-hvKP引起的原发性和转移性感染的常见部位。

而以上所述的CR-hvKP高毒力和碳青霉烯耐药性双重表型的融合是多种机制的结果。这一进化过程可以通过三种进化路径发生: K1/K2 hvKP菌株获得碳青霉烯耐药质粒,CRKP菌株获得毒力质粒,以及通过摄取同时含有高毒力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融合质粒(图3)。毒力质粒的获得是CRKP毒力增强的重要机制,在三种机制中最为普遍。毒力质粒本身虽不能传播,但经常在其他ICEs或接合型耐药质粒(如IncF质粒,IncN质粒)以及外膜囊泡(OMVs)的帮助下动员到其他宿主中。

同样地,携带可移动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质粒、转座子、噬菌体和插入元件从CRKP向hvKP的水平转移也可导致CR-hvKP的形成。而含有高毒力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融合质粒的形成是通过包含插入元件的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来完成,即两个单链片段在独特的融合位点发生变化或发生同源重组。除获得毒力质粒外,这些质粒也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导致高毒力菌株的进化。整合过程涉及质粒DNA插入染色体,可由各种MGEs介导。

图片

图3 高毒力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趋同的机制


最后,鉴于我国已被确定为CR-hvKP的主要流行地区且报告病例数量最多,作者对2012年到2023年间CR-hvKP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自2012年以来,CR-hvKP的流行在我国超过一半的地区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浙江、江苏和北京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553(28.5%)、377(19.4%)和229(9.7%),其次为河南188(9.7%)、山东114(5.9%)和河北105(5.4%)。blaKPC-2基因的广泛存在是CR-hv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检出率高达80.7%(1565/1940),NDM、OXA、IMP和VIM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5%(48/1940)、1.8%(34/1940)、0.1%(2/1940)和0%(1/1940)。1.8%(35/1940)的菌株检出多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0.09%(17/1940)的菌株检出其他耐药原因,4.9%(96/1940)的CR-hvKP未进行碳青霉烯类耐药分析。ST11是我国CRKP最常见的克隆型,占80.7%(1565/1940),其次为ST23,占2.4%(46/1940)和ST15,占2.3%(44/1940)。血清型以KL64为主[743株(38.3%)],其次为KL47[265株(13.7%)]。

综上,CR-hvKP已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和毒力基因主要通过质粒传播。高毒力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趋同是通过毒力质粒和耐药质粒在同一菌株中同时出现或通过携带这两种基因的杂交质粒的出现而形成的。此外,CR-hvKP的高突变率和传播率主要归因于含有可移动基因的质粒的转移以及质粒在细菌间的融合和重组。了解耐药和毒力质粒的分子进化过程,以及CR-hvKP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可以更有效地跟踪和管理我国的这些超级细菌。我国肺炎克雷伯杆菌毒力质粒和(或)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研究和防控策略亟待加强。

北京协和医学院蒲丹妮硕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2456)和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2022-NHLHCRF-LX-01)的资助。


本文转发自中国科学杂志社


往期推荐

1. 脓毒性休克属于哪种类型的休克?|感问感想

2.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策略

3. 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在腹腔感染中的应用|进阶技巧

4. 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VS浓度依赖性|基础知识

5.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