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有一位高血压慢性病朋友留言药师,因其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然而近期复诊,医师看病后重新开具了处方,在取药时无意中发现药盒不同了,药名多了“左旋”二字。心里琢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否同一种药,为此,求解于药师。
左旋体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为啥还用消旋体?
苯磺酸氨氯地平
主要成分
苯磺酸氨氯地平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比心肌细胞的作用强。是一个外周动脉血管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冠状动脉痉挛,起到抗高血压和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用法用量
1、通常起始剂量为5 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 mg,每日一次;
2、身材小、虚弱、老年或肝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3、此剂量也可为合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剂量。用药剂量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调整期应不少于7~14天,以便医师充分评估患者对该剂量的效应。
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下,可以快速地调整剂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主要成分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钙离子内流阻断剂,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能和氧需求。扩张正常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小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者心肌供氧。具抗高血压和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用法用量
1. 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2.5mg,一日1次;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增加,最大可增至 5mg,一日1次。
2. 本品与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不需调剂量。
两药区别
#
空间构象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外消旋体,即未拆分左旋体和右旋体的光学异构体。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通过手性拆分后所得到的左旋体。
左旋体是降压的主要有效成分;右旋体可促进血管释放内源性NO,有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
适应证
两药皆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均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和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有资料显示,用于冠心病的降压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较适合。
若单纯用于降血压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适合。
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药品规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原研药,按左旋氨氯地平计,分为2.5 mg和5 mg;
而氨氯地平,分为5 mg和10 mg。
#
降压效果
主要起降压作用的是左旋氨氯地平,据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经验显示,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相当于氨氯地平的两倍。就是说,2.5mg(或5 mg)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同于5mg(或10mg)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
#
优势特点
苯磺酸氨氯地平同时含有左旋和右旋体,左旋体起降压作用,右旋氨氯地平则可促进血管释放内源性的NO,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更适用于冠心病的降压治疗。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除去右旋体,只含有左旋体,口服剂量相对较小,药物不良反应也相应地减少,患者耐受性较好。如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血管性水肿、面红、皮疹等副反应,可考虑改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作者: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主管药师 龙艺丹
本文转发自PSM药盾公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