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长白访谈 | 吐故纳新,化不可能为可能,梁军教授谈胃癌转化治疗

2023-08-04作者:寒雪资讯

相聚北国春城,共赴长夏之约,“2023第十七届CSCO长白肿瘤年会”已于2023年7月2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落幕,为广大学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进行访谈。梁军教授对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介绍,并点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1.jpg梁军教授在长白会议现场作报告




22.jpg

梁军 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肿瘤中心主任

北京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抗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管理与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姑息和康复专业委员会(CRPC)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肝癌专家治疗组专家组成员




论坛报

本次会议,您就“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做了报告, 请您评价一下胃癌转化治疗近几年的发展。

梁军教授: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晚期胃癌的比例很高,这部分患者可能失去了手术机会,仅能依靠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总生存(OS)并不令人满意。转化治疗是就是在手术前使用化疗等治疗手段,缩小或消除肿瘤的规模,将肿瘤从不可切除转变为可切除,并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若能够达到R0切除,则对患者的预后能够很大帮助。因此转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今转化治疗在方案选择上有了很多变化,由单纯化疗逐渐向着化疗联合靶向以及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等方向发展,特别是免疫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多进展,比如CheckMate-649研究就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这些好的免疫治疗方案能否改善转化疗法的效果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我了解到目前有很多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一些已完成的、小规模的临床研究也陆续证明免疫治疗能够给胃癌的转化治疗带来很好的帮助,表现出很好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


值得一提的是,一项中、日、韩三国共同完成的回顾性队列研究CONVO-GC-1证实了转化治疗的安全可行性,尤其是R0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可达56.6个月,体现了转化治疗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此外,近年来一些ADC药物、新靶点药物以及双抗药物的出现,也给胃癌转化治疗带来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Tips:

CheckMate-649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三臂设计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与单独化疗相比,以纳武利尤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的疗效。29个国家的175家医院和癌症中心参与了该项研究,其中包括22家中国医疗单位。根据2022年3月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数据,该研究共纳入2031例患者。其中,中国人群占13.4%。在PD-L1表达阳性即联合阳性评分(CPS)≥5的患者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期为14.4个月(95% CI: 13.1~16.2),单独化疗组为11.1个月(95% CI: 10.0~12.1),死亡风险降低30%(HR0.70,95%CI:0.61~0.81);在全人群中,两组中位OS期分别为13.8个月和11.6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1%(HR0.79,95%CI:0.71~0.88)。无进展生存(PFS)期方面,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也优于单纯化疗组,CPS≥5人群和全人群PFS的HR分别为0.70(95%CI:0.60~0.81)和0.79(95%CI:0.70~0.89)。


2023年初,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CheckMate 649研究更新了全球及中国亚组的3年随访数据。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相比化疗组在OS期、PFS期和ORR等方面继续表现出持续的获益。尤其在CPS≥5人群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3年OS率为31%,而单纯化疗组的OS率为11%。中国患者亚组中,全人群OS的HR为0.62(全球人群为0.79);CPS≥5人群OS的HR为0.56(全球人群为0.70)。同时,中国患者亚组全人群PFS的HR为0.57(全球人群的0.79);CPS≥5人群PFS的HR为0.51(全球人群为0.70)。


CONVO-GC-1研究:2021年由亚洲临床肿瘤学联合会(FACO)发表了针对Ⅳ期胃癌转化治疗的CONVO-GC-1临床研究,此研究是由中、日、韩3国55个临床中心联合开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入组1902例Ⅳ期胃癌患者。按照Yoshida分类法分为4组,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其中1206例患者进行了术前不同化疗方案的转化治疗(SP、DCS、DS、CapeOX或FOLFOX等),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率为6.7%,部分缓解(PR)率为49.7%;全组患者转化手术后的中位生存期(MST)为36.7个月,其中R0、R1与R2切除术后的MST分别达到56.6个月、25.8个月与21.7个月。此外,Yoshida分类1类、2类和3类的患者R0切除术后MST分别为47.8个月, 116.7个月以及44.8个月。


论坛报

您觉得转化疗法目前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梁军教授:

我认为目前转化疗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转化治疗的方案如何能切实地发挥预期的效果,帮助患者达到可切除的标准;另一方面体现在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并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转化治疗方案、周期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接受这样的挑战。令人高兴的是,近些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成果,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进步。


论坛报

对未来转化治疗的研究方向,您有什么建议吗?

梁军教授:

我认为未来转化治疗的研究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建立MDT团队,除了外科医生需要完成转化治疗后的手术外,转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也需要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的共同参与。其次是需要继续探索更优质的转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最后还要细化患者的特征,筛选出适合做转化治疗的人群,并与不同的治疗方案适配,做好个体化方案制定,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后续更多大会报道敬请保持关注!



审阅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梁军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