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容易发生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从5%~50%不等。
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等发表文章指出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与已经存在的微循环障碍、缺血性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端微血管栓塞、患者个体易感性均有关。
作者指出,STEMI的发病机制、缺血再灌注时间和梗死之前是否已经存在微循环障碍等情况千差万别,致使微循环障碍的演变规律尚不清楚。
目前,STEMI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无创评价方法包心电图ST段回落率(STR)、心肌声学造影(MC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心脏磁共振(CMR)。
有创检测方法包括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脉血流储备(CFR)。
作者指出,作为评价冠脉微循环的金标准,无论CMR还是IMR 均无法持续评估冠脉微循环功能状态的演变,且评价标准尚未明确。
此外,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尚无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当前的处理策略如针对针对缺血性损伤、针对再灌注损伤、针对远端栓塞、针对个体易感性的策略能够改善临床终点事件。
来源:段天兵,向定成.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 2020,35:722-726.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7.019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