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赵邑教授专访:错综复杂,综合管理——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特征和合并症

2024-04-08作者:小卷儿资讯

【前言】皮肤罕见病是对患者健康、生活乃至生命具有严重影响的一类关键罕见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作为皮肤罕见病的典型代表之一,已于2023年被列入《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然而,我国皮肤科医师对GPP的认识程度不一,且治疗方案尚待统一。推动以GPP为代表的皮肤罕见病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及临床路径的制定,对于早期确诊、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将为该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发展和成果。

为进一步提升GPP疾病认知度、传播前沿进展、促进诊疗规范化,中国医学论坛报特设“泛海远航”系列访谈栏目。本期邀请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赵邑教授接受专访,分享GPP的临床特征、合并症等相关内容。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未标题-1.png

赵邑 教授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video

赵邑教授访谈视频


【复杂多样,分型众多】——GPP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Q1

GPP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罕见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分型众多,为疾病诊断带来一定难度,甚至导致诊断延迟,影响患者预后。能否请您简要介绍GPP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型?

赵邑教授:GPP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银屑病亚型,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泛发性脓疱,可从最初针尖或米粒大小的多个脓疱,迅速发展并融合形成大片“脓湖”,在恢复期表现为干枯、结痂,形成脱屑样皮损。同时,患者通常还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关节痛、乏力、周身不适等1,2。简单来说,顾名思义,GPP就是以反复发作的泛发性脓疱为特征,也可能伴有很多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GPP分为5个临床类型,分别是急性GPP、妊娠期GPP、婴幼儿脓疱型银屑病、环状脓疱型银屑病和GPP的局限型1,2

1.急性GPP又称von Zumbusch型GPP,成人发病前多伴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而儿童发病前多无寻常型银屑病病史,急性期体温可达40℃,与皮损进展密切相关。随疾病进展,在红斑基础上逐渐出现广泛而密集分布的无菌性脓疱,伴触痛,皮损累及全身,以躯干为主。

2.妊娠期GPP又称为疱疹样脓疱病,妊娠时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也可于产褥期发病,病程多持续至婴儿出生或出生后数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与急性GPP相似。

3.婴幼儿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可呈环状或von Zumbusch型,与成人相似,常伴高热等全身症状。

4.环状脓疱型银屑病起病阶段以环状皮损为特征,在进展阶段,红斑、鳞屑和脓疱持续出现,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

5.GPP的局限型最常见的诱因是银屑病皮损在治疗过程中受到不规则外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及其他外用药物等的刺激,导致原皮损加重,有时也作为疾病的独立特征存在。



【多科协作,共同管理】——GPP的合并症和疾病管理



Q2

GPP的共病负担远高于寻常型银屑病,因此,除了关注GPP疾病本身,其共病也是近年来皮肤病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能否请您谈一谈,GPP常见合并症有哪些?如何进行疾病管理?


赵邑教授:GPP并非单纯的皮肤病,其共病在GPP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几乎涉及各个系统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GPP的共病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常继发于炎症,部分GPP患者伴有关节炎、骨病,严重者甚至伴有骨畸形。二是常伴有代谢相关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在此基础上也会进一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升高。三是伴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GPP患者通常生活质量很差,也提示我们更加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基于GPP疾病本身及诸多合并症,GPP患者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应做好GPP整体疾病监测,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症状和实验室标志物等,使疾病稳定、可控,减少反复发作,让患者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次,针对GPP相关合并症如肥胖、糖尿病、斑块状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等,需“因病制宜”。针对继发于炎症的并发症,需要在控制炎症之后继续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定期进行关节评估、骨破坏检查等,保持警惕心;一旦发现问题,要早期处理,及时干预,避免出现畸形等严重的远期问题。针对代谢相关并发症,需结合常规管理经验,对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降脂、降糖治疗,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在生活中尽量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强运动,改善整体生活状态。

比较严重的患者,我们提倡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根据患者共病的种类,协同心血管、内分泌、精神心理等相关科室进行评估和管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在管理过程中及时疏导患者,告诉他们疾病可控、可防,应理智看待,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帮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更好拥抱生活。


【免疫主导,靶向阻断】——GPP发病机制和治疗启示



Q3

目前,GP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表明,GPP的发病机制中更多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介素36(IL-36)占主导。能否请您简介这一发病机制?以及其为治疗带来的启示?


赵邑教授:GPP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遗传和免疫应答异常等多种因素。GPP与寻常型银屑病在免疫上存在差异,IL-17在寻常型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IL-36细胞因子轴在 GPP 中占主导地位3。IL-36属于IL-1家族的细胞因子,IL-36RN基因编码IL-36受体拮抗剂,抑制IL-36和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核因子κB等下游炎症通路。IL-36RN基因突变可导致IL-36受体拮抗剂缺乏,抑制作用被解除,增强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异常分化、炎性细胞因子增加,并促进中性粒细胞在表皮浸润,从而引发GPP的各种临床表现。遗传学研究表明,IL-36RN基因突变患者更易患GPP,且伴有IL-36受体拮抗剂缺乏 (DITRA)的GPP患者发病早,系统炎症风险高4

近年来,以IL-36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为GP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IL-36RN受体拮抗剂可抑制IL-36受体的激活,有效阻断GPP的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实现脓疱和皮损的快速清除。EffisayilTM 1研究5显示,IL-36RN受体拮抗剂佩索利单抗能够快速缓解GPP患者的脓疱等皮肤和全身症状,且疗效可持续12周,给GPP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反复发作,加强预防】——预防GPP发作步履不停



Q4

GPP反复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严重阻碍了疾病有效的长期管理,为患者及医生带来不同程度的临床、经济和心理压力。能否请您谈一谈预防GPP发作的重要性?如何预防GPP复发?

赵邑教授:GPP是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疾病,我们难以预防GPP发生,一旦发病,就会逐渐发展成慢性疾病,因而我们能做的是预防GPP的发作。GPP常呈现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的特点,发作频率在个体间异质性较高,每一次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均会加剧疾病管理的难度。GPP复发的潜在诱因包括使用或停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或银屑病治疗药物、细菌或病毒感染、妊娠(常在妊娠晚期复发)、压力和严重低钙血症(继发于下丘脑畸形)等。GPP治疗目的以控制及稳定并且、减缓发展进程、减轻临床症状为主。我们应尽可能避免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控制与GPP相关的并发症,定期回访,形成长期规范的诊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

目前,GPP的传统治疗只能控制病情,不能阻止复发,因此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性、既往治疗史、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对GPP疾病的控制,复发可能性也随之降低,这也是预防GPP复发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脓疱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委员会专家组. 脓疱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 55(3):187-195.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7):573-625.

3.JOHNSTON A, et al. J Alergy Clin.Immunol,2017,140 (1): 109-120. 

4.H U S S A I N S , et al. J Alergy Clin.Immunol,2015,135 (4):1067-1070. 

5.Bachelez H, et al. N Engl J Med . 2021, 385(26):2431-2440.

审批编号:PC-CN-104780

有效期至:2027年4月7日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