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DDW 2025精选 | 早衰、抗癌与手术率降低:肠疾病领域的三大重磅研究抢先看

2025-05-0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banner-kv.jpg


2025年5月3—6日,2025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 2025)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消化将聚焦此次盛会,追踪报道大会的最新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亮点,以期让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消化疾病领域的最新动态。今天为大家带来:“结直肠疾病最佳研究”专场的3项重磅研究。

  • 报告题目:《早发性结直肠癌肌少症:新突破性发现》《益生元调控肠道菌群强化屏障功能抑制CRC细胞扩散》《生物制剂对降低IBD手术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

  • Session:结直肠疾病精选专场

  • 报告时间:5月6日 10:15-11:00(太平洋时间)




早发性结直肠癌与过早衰老有关?最新研究揭示重要发现





96b09e5e9fa546ffee7a71e204cbdfe4b750ca1937047-0jn9VK_fw658.png

José Perea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西班牙萨拉曼卡生物医学研究所


西班牙萨拉曼卡生物医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José Perea博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早发性结直肠癌(CRC)患者可能存在提前衰老现象。José Perea博士指出,该研究评估的患者存在异常高发的肌少症(进行性骨骼肌质量流失),这与较差的肿瘤预后相关。  


这项涉及197例患者的研究显示,近70%存在肌少症,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患者肌少症检出率达73.6%,而女性为46.6%。



José Perea博士表示,其他关于早发性CRC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性别差异,目前尚不明确是否与激素影响有关。肌少症无论是作为独立因素还是与其他因素协同,均与不良预后相关。尽管需要更多研究验证,但这些发现可能提示需要为该类CRC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José Perea博士表示,  “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与其他结直肠癌相比,早发性结直肠癌似乎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类型。除了继续评估这些发现对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和治疗的作用外,我们还正在开展更深入的分析,以了解其影响以及与该疾病潜在分子机制的关系。”



菊粉双效护肠:既防术后瘘又抗癌




96b09e5e9fa546ffee7a71e204cbdfe4b750ca1937047-0jn9VK_fw658.png

Roy Hajjar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蒙特利尔大学医疗中心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益生元菊粉的抗癌作用,这为之前关于这种膳食纤维能够保护接受手术切除患者的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的研究结果增添了新的证据。蒙特利尔大学医疗中心外科科学家Roy Hajjar博士解释,菊粉补充剂能滋养肠道菌群,其产生的丁酸盐可增厚并强化黏膜层。


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式测试了菊粉的保护作用。他们给接受切除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小鼠灌入含有癌细胞的灌肠剂;另外,他们还将癌细胞注射到接受腹部手术的小鼠脾脏中,以此作为肝转移的模型。Roy Hajjar博士表示,在这两种情况下,“菊粉有助于减轻全身炎症、降低脓毒症发生率,并减轻肝转移负担”。此外,当他们在未接受手术的小鼠身上诱导皮下肿瘤时,“我们发现补充菊粉可使这些肿瘤的生长速度减慢,并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哈贾尔博士称,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组,不仅改善吻合口愈合,而且有望预防癌症复发,全面改善癌症预后。”





生物制剂让60%炎症性肠病患者免于手术




96b09e5e9fa546ffee7a71e204cbdfe4b750ca1937047-0jn9VK_fw658.png

Taylor Messick-Ngo

医学博士,美国加州河滨市河滨社区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


加州河滨市河滨社区医院住院医师Taylor Messick-Ngo博士的研究显示,生物制剂疗法如今已成为炎症性肠病(IBD)治疗的主要手段,与十年前相比,在过去十年中,仅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需要接受手术的风险降低了近 60%。


该研究比较了2004—2014年与2014—2024年两个队列(各11192例患者入组)仅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数据。第一组患者首次手术的平均年龄为 38.5 岁,而第二组为 40.8 岁。第一组中近 990例(8.8%)患者接受了手术,而第二组中接受手术的患者为 582 例(5.2%)。


Messick-Ngo博士指出:“我们聚焦单一生物制剂疗法,这与之前的研究不同,目的是看看如果仅采用一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手术的比率和年龄是否会有差异。”她表示,第二组患者需要手术的年龄较晚,这表明在诊断方面有所改善,同时在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进展。“通过早期治疗和管理,我们能够降低手术率,” 梅西克 - Ngo 博士说,“总体而言,这表明如果我们按照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患者,就可以让他们避免手术,帮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


内容来自DDW2025官网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译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将持续追踪DDW2025最新进展,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