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以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三种方案,而手术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典手术方法,但由于其为开放手术,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多手术并发症。
经皮CAS作为CEA的替代方案,在颈部解剖不利于CEA外科手术的患者中发挥重要治疗作用。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CAS与CEA治疗均能有效解除狭窄并降低长期卒中风险。
来自德国的全国登记数据显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无论是接受CEA还是CAS治疗,都会有约1%致残性卒中或死亡的手术相关风险,而这两种术式对患者长期保护作用的比较数据目前仍然缺乏。
针对这一证据空白,ACST-2试验结果近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1年会上重磅公布,并同步发表在《柳叶刀》。
据论文介绍,ACST-2试验是“比较CAS与CEA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长期影响的大型的随机对照试验”。
随访结果支持CAS和CEA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致残性卒中或死亡的长期影响相似。
ACST-2试验是一项国际化、多中心、随机试验,旨在比较CAS与CEA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但尚未出现卒中)患者卒中发生的长期影响。
这项研究共纳入来自33个国家130个医学中心的3625例患者,这些患者偶然情况下确诊重度颈动脉狭窄(超声下颈动脉直径减少60%及以上),无近期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并根据主管医生的意见接受CAS或CEA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期5年。
研究主要终点为:
1)手术相关风险(术后30天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非手术性卒中(按严重程度细分)。
手术相关事件方面,CAS与CEA组术后30天内致残性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均约为1%(CAS组15人,CEA组18人)。
2%的患者发生非致残性手术相关卒中(CAS组48人,CEA组29人)。
术后30天内的死亡、卒中或心梗事件
长期疗效方面,分析结果显示每组5年非手术性致死性或致残性卒中的发生率为2.5%。
任何非手术性卒中发生率:CAS组为5.3%,CEA组为4.5%,没有显著差异([RR]1.16,95% CI 0.86~1.57;p=0.33)。
随访期间非手术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综合当前这项研究以及其他对比CAS与CEA的主要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
meta分析结果显示:CAS或CEA治疗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长期卒中发生的风险并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CAS vs CEA:风险比 1.11,95% CI 0.91~1.32;p=0.21)。
ACST-2试验主要研究者,英国牛津大学Alison Halliday教授表示,“这些结果表明,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而言,外科治疗或支架治疗对致死性或致残性卒中的发生具有相似的影响。
总体而言,治疗相关风险的发生率均约为1%。
此后,患者疾病相关风险随着时间延长呈现降低的趋势,可从1%逐渐降至0.5%。”
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来源:医学新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