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
刚想把美食塞嘴里,结果手一抖,食物“啪叽”掉地上了。
刹那间,整个人都不好了有没有!!!
悔恨、纠结、伤心......
各种复杂情绪纷纷涌上心头:
这捡吧,怕不干净,吃了生病;
不捡吧,好不容易吃口美食,扔了怪可惜。
听说吃货界一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五秒原则”(five-second rule)
如果食物不小心掉到地上,只要在5秒之内捡起来就还是安全的,因为细菌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沾到食物上...
也就是说只要手够快,食物掉了也可以捡起来继续吃?这听起来真是挺有诱惑力的,不过……
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调查,美国超过一半的人都知道并相信这条“5秒原则”,而最早提出这个猜想的是个美国中学生。
她和小伙伴在学校的瓷砖地板上布置细菌,然后把食物分别放在被细菌污染的地板上,并计时。
结果发现,细菌在5秒之内就从瓷砖转移到小熊软糖和饼干上,但转移的细菌数量未知。
她的研究报告还称,在受访人群中,70%的女性和56%的男性都很熟悉5秒法则,而且女性更可能吃掉掉落在地上的东西。
乍一看,这说得还挺有道理的,但随着科学家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这个5秒原则根本就不靠谱!
2016年,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食品微生物学家Donald W. Schaffner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实验。
他们用了128种排列组合,模拟“食物掉地上”的情形,每种情形重复测试20次,共计2560次测试。
科学家们选择了不锈钢、瓷砖、木头和地毯4种地面材料,以及西瓜、面包、涂了黄油的面包和小熊软糖4种食物进行测试。
他们在这些地面材料表面上放置了一些产气肠杆菌,并将各种食物从大约13厘米的高度扔到地面,同时还监测了四种食物与地面的接触时长:1秒以内,5秒,30秒,和300秒。
结果发现,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和沾染细菌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关系,细菌能在1秒内成功占领掉落的食物。
也就是说:细菌的转移几乎是立即发生的,就算你有闪电般的手速,也快不过细菌。
有的人不禁要问了:
首先,这跟环境的湿度有关。
因为大部分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李斯特菌等等都特别喜欢潮湿的环境,它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快速滋生、繁衍,当食物掉下的地面是湿的,那么受污染风险将大大增加。
其次,与食物的水分息息相关。
如果食物有大量的水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最后,就与地面的卫生情况挂钩了。
如果周遭环境都是非常干净、经过无菌处理的,掉地上的食物短时间内还是安全的。
如果环境本来的卫生情况就不容乐观,比如医院、厕所的地面,那掉下去的食物就非常危险了。
这可不一定!
虽然掉到地上的食物会很快沾染上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吃掉以后就会立刻生病。
这和以下3个因素息息相关:
食物上沾到的细菌中是否有致病菌、细菌的数量以及自身的抵抗力。
我们人体有自己的防御系统,对于细(病)菌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而我们日常居室内的大部分细菌都不会致病,再加上经常擦地、且更换拖布头保持地面和拖布头干燥,那家中地面的细菌密度很可能比你手上、手机或人民币上的细菌密度还要小。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吃了掉地上的食物是不会生病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家里养了宠物或有老鼠蟑螂等,最好还是谨慎一些,因为它们更容易携带致病菌甚至寄生虫。
要想吃掉在地上的食物嘛,有几点要注意:
首先吧,你得要有个好肠胃,好身体。
不然的话,哪怕只有一点点小细菌都有可能让你吐得昏天黑地、拉得惨绝人寰…
其次,你得看食物掉在了什么地方!
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掉在了医院和厕所的地上,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捡起来吃,谁知道地上有没有什么致命细菌,毕竟节约食物省下来的钱可能还不够交医药费的。
最后,你如果坚持要吃,教你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捡起来吃之前最好还是洗一下
其实吧,我们说了这么多,这掉在地上的食物到底要不要捡起来继续吃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的心情。
在此,我们总结了三个关键因素,给大家参考:
作者:杨闲弹
来源:杨庆闲弹医迹江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