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观点|构筑三级防护网是降低慢性肾病患病率关键

2022-04-21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其他非原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必成


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CKD)主要杀手。目前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1.3亿糖尿病患者,另外还有大量超重/肥胖患者,这些均已成为CKD人群庞大后备军,CKD的早期防治极为重要。


WechatIMG459.jpeg

 

目前全球约有8.5亿慢性肾脏病患者,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接近1.3亿。CKD一旦发生,将有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后发展为尿毒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国透析患者人数接近90万,是世界上透析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2040年,CKD将成为导致全球寿命缩短的第五大最常见原因。

 

而构筑三级防护网是降低CKD患病率的关键。三级防护的主要内涵是:由社区负责一级防护,重点找出有可能发生CKD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定期进行筛查。二级防护的重点是对已知的CKD 患者由专业和社区医生进行早期并发症筛查和干预,降低患者发生肾衰的风险。三级防护的重点是对肾衰患者尽早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积极治疗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主要通过二、三级医院的肾病专科医生来实施。

 

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守门员作用,加强公众科普教育,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主动配合疾病筛查和并发症诊治是筑牢肾病防护网的关键。

 

此外,还应培训专业医护人员,提高基层肾病诊治水平。专业医护人员是CKD二、三级防护的中流砥柱。二、三级防护的核心是对已确诊的CKD患者通过病因和并发症诊治,最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和延长患者寿命。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基层医院肾病专业队伍还不够健全,诊治能力有待提高,及时有效的保肾治疗可以使患者免除或延缓透析痛苦,应加强对专科医护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比如贫血、高血压、心血病变、钙磷代谢紊乱和感染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对这些重要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关键的救命方法,应教育患者尽早认知这些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相关心理和治疗准备。

 

近年来我国肾脏病诊治技术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临床检验、分子检测技术以及肾脏病理诊断的逐渐普及,已使得绝大多数肾脏病诊断并不困难,社区医疗机构都已具备尿液和生化检验及B超等基础设施,可以迅速明确患者是否具有慢性肾脏病。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钠-葡萄糖转运体抑制剂等一系列新药问世,为慢性肾脏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与此同时,新型便携式人工肾、体内植入式人工肾和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异种肾移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为众多饱受终末期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还需要强调的是,CKD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CKD流行病学及其社会经济学的跟踪调查,重视基层慢性肾病防护网的构建,重视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基础和新药开发研究。当前我国有近百万透析患者,患病人数仍呈快速增长之势,慢性肾脏病防治亟待加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透析膜材料和透析机研制还存在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每年大量依赖进口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攻关投入,通过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产业界与学术界联合攻关的积极性。

 

相信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干细胞等颠覆性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在不久的未来,慢性肾脏病治疗无论从理念和手段都将日新月异,肾脏病将不再是一个难治的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