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6月30日,为期4天的中华肿瘤大会圆满落幕。作为首届中华肿瘤大会,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的高度关注,邀请了包括樊嘉院士、郝希山院士、于金明院士、林东昕院士在内的肿瘤学领军人物与全国多瘤种、多学科的近200位顶级专家论道,针对预防筛查、大数据分析、精准医学、转化研究、人工智能、微创治疗、免疫与靶向治疗、整合医学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及临床治疗中的实际问题,授业解惑。
除主会场外,大会也根据肿瘤学科各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立了包括肝脏肿瘤、结直肠肿瘤、淋巴瘤、乳腺肿瘤、胃肠肿瘤、肿瘤内科、妇科肿瘤、肺肿瘤、胰腺肿瘤、甲状腺肿瘤、肿瘤转化医学、青委会12个分会场学术会议,让更多的专家围绕本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充分发表学术论点,争鸣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成果。另外,大会还为青年医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特别增加了“中华肿瘤 明日名医”选拔活动,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发掘与培养更多的青年专家和高端人才贡献力量。相信本次大会必能让精准医学的理念深入人心,把肿瘤诊疗的前沿进展和最新策略推广发扬。让我们期待2019年,中国学者能在肿瘤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世界学术舞台展现更多的中国风采。
本报记者特别在会后采访了大会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林桐榆教授,请他对本次大会进行了点评。
https://v.qq.com/x/page/y0891pi83dt.html
林桐榆教授
林教授谈到,本次大会应该是目前最高规格的肿瘤大会,参会者可以在主会场同时聆听多位院士及近200位的肿瘤名家授课,这一盛况是既往肿瘤大会上基本没有的;其次,本次大会主题报告内容覆盖了从颅脑、头颈、胸部、腹部等各个领域,涵盖了包括放疗、手术、内科、生物治疗等全方位的诊断治疗方法,这在以往会议中是非常罕见的。另外,本次大会主题是“信息交流化精准,名家汇集解疑难”,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能够达到真正的多学科、个体化肿瘤诊疗。
随后,林桐榆教授也就2019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精彩内容进行了点评,林教授指出,ASCO大会的主题是“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即关心每一位患者,领悟每一位患者。这也就是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而应是患者,不应局限于患者的某一个患病器官,而应是患者本人,治疗时也不应只重视治愈率、生存期或有效率的提高,而应注重人文关怀,关爱、领悟每一位患者;另外,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肿瘤治疗更新换代的关键是如何发现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以及如何将免疫、靶向治疗与化疗、放疗、手术等传统疗法相结合。目前,肿瘤治疗的进步主要来自药物的进步,靶向、免疫、化疗的联合治疗将会推动肿瘤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采写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剪辑 | 冯超(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