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专家建议发布会精粹

2021-09-17作者:王国平主编账号资讯
非原创 肾病

作者:福建省立医院 洪富源


1月7日,慢性肾脏病(CKD)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专家建议发布会顺利召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梅长林教授等15位肾脏病领域专家学者和《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吕相征教授、郭瑞教授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的发布。两篇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已于2020年12月同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为我国CKD患者的高钾血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手段和权威的专家指导建议。




风险评估先行,关注高钾现状


高钾血症是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国高钾血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患有CKD、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高;随着CKD的进展,高钾血症患病率可超过50%。慢性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与终末期肾病(ESRD)进展风险显著相关。高钾血症显著增加CKD、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且合并疾病越多、死亡率越高。真实世界队列研究发现,高钾血症易复发,而持续复发的高钾血症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发生高钾血症时,常会下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剂量或终止RAASi治疗,然而,不足量的RAASi治疗与CKD患者的死亡率翻倍相关,长期管理高钾血症并维持最大剂量RAASi治疗可为患者带来多种获益。已有国际共识推荐CKD患者应使用RAASi联合降钾药物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由此可见,如何预测CKD患者应用RAASi时的高钾血症风险,并进行高钾血症的长期管理已成为我国CKD患者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基于这一迫切的临床诊疗需求,由梅长林教授领衔的14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收集14家医院847例CKD3-5期患者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验证,总结出了年龄、CKD分期、心力衰竭史、既往血钾≥5.0 mmol/L、糖尿病、酸中毒和升高血钾药物(RAASi、补钾剂、中成/草药)这7个具有临床及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并由此建立了CKD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图1)。对该模型的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0.75),准确性好;综合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后,建议风险阈值≥4分为发生高钾血症的高风险人群。


1.png

图1  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


这一针对我国CK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了我国CKD患者高钾血症的预警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预测高钾血症风险的有效工具,提高了对CKD患者高钾血症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从而为慢性高钾血症的管理夯实了基础。




遵循专家建议,精准科学管理


近年来临床已将高钾血症的临界值前移,《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也推荐血钾>5.0 mmol/L即为高钾血症。综合相关标准,将高钾血症分为以下3级,轻度为5.0~5.5 mmol/L;中度为5.5~6.0 mmol/L;重度为>6.0 mmol/L。既往高钾血症的诊断多依赖于“血钾值+心电图”,往往易延误治疗时机;随着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当前对于高钾血症的诊断可采用血钾值风险预测模型这一模式,根据预测模型得分并结合最近一次血钾水平,将风险人群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等级(图2)。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给予精准的饮食建议、血钾监测频率、RAASi治疗剂量和环硅酸锆钠的临床应用等建议(图3)。


2.png

图2  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等级


3.png

图3  针对不同风险人群的血钾监测和管理建议


近年来,CKD领域进展颇丰,高钾血症管理方面环硅酸锆钠等新药的上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环硅酸锆钠是一种稳定的无机晶体,可在全消化道精准捕捉钾离子,不被人体吸收、代谢,不影响肝肾功能,消化道耐受良好(图4)。多项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探索已证实了环硅酸锆钠降低血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接受RAASi的治疗。


4.png

图4  不同降钾药物的特性




从急性走向慢性管理,落地实践是关键


历时9个月,在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基于中国患者、凝聚中国智慧的《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及管理专家建议》顺利发布,强调了我国CKD高钾血症的疾病重担,建立了高钾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并针对临床高钾血症患者给予了精准管理、分层治疗的建议。


CKD高钾血症已从急性治疗走向了慢性管理,预防为主的关口前移,“血钾值+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估,分层的血钾监测和治疗建议,多点聚力,共同推动高钾血症的早期发现和精准管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来,如何将模型和建议落地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拓展新型钾离子结合剂环硅酸锆钠的临床应用是领域内医务工作者携手前行的方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