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 严虎
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脱水?
所有引起液体摄入减少或液体丢失增多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脱水:
比如患了又吐又拉的急性胃肠炎(液体既摄入减少又丢失增多),极易发生脱水
反复高热时,水分经皮肤丢失增加
剧烈咽痛或口腔疼痛时经口摄入减少
喘息严重时,水分经呼吸道丢失增加
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为持续萎靡、烦躁或意识障碍,无法有效经口摄入
还有一些少见疾病,比如酮症酸中毒、尿崩症、大面积烧伤等等
但不要忘了,除了生病,身体健康时也可出现脱水,如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
脱水有程度之分,多数脱水都是轻度,经口补液后可逐渐改善,不用太担心。
而重度脱水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以及意识障碍,难以靠患者主动喝补液盐纠正,需紧急干预(如快速静脉补液),否则出现休克就有生命危险。
所以,对脱水程度的识别和管理是医生的基本功。
相对成人,儿童为什么容易发生脱水?
一、儿童易患导致呕吐、腹泻、发热的病毒感染
二、低龄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口渴的感受
三、儿童体表面积/体积比值更高,经由体表的非显性失水更明显
因此,每当面对就医的患儿(尤其是急性病,比如发热、腹泻、呕吐、气喘、不明原因哭闹等),快速评估有无脱水是必须的。
而且离开诊所前,我通常还会指导家长如何在家评估脱水,比如如何观察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眼泪、口腔湿润度、眼窝、囟门(如果还没闭合且比较大的话)、以及小便情况,甚至还会告知测量末梢循环充盈时间的方法。
下面这个发表在《Pediatrics》上、只根据患儿的总体状态、眼睛、舌头、眼泪进行评分的工具就很实用,不难掌握。
不难理解,分值越高,脱水程度越重。其中1-4分提示轻度脱水,5-8分提示中/重度脱水。
当然,这只是一个快速评分工具。在医疗机构面对患儿时,我们还需要根据皮肤弹性、末梢血管充盈时间来综合评估。脱水程度较重时,还需要抽血化验。
孩子有脱水并不可怕,因为大多还是轻度脱水,关键在于早期的识别和管理。
脱水的初步管理基于脱水程度
比如,轻至中度脱水,往往通过有效的经口补液就可纠正。
中/重度脱水才需要输液(其实中度脱水患儿如果可以有效经口/经胃管补液的话,也可避免输液。但这种做法在国内还是难以普及)。
另外,根据这个脱水评分表,评4分算是轻度脱水。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告知家长,遇到评4分时,最好就医。这是考虑到家长非专业人员,万一低估,孩子就可能存在风险。
小疑问
在这个评分表中:为什么我们经常提及的小便次数/小便量没被作为一个评估指标?
在我看来,这个评分工具强调的是快速、便捷,而小便频率需要精确回顾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小便次数。
另外,我们也很难精确评估尿不湿上的小便量,而部分腹泻患儿的小便又混杂在稀水便里,难以分辨。
少部分孩子在睡眠很沉时可以较长时间不排尿,会被误认为发生脱水。
我想正因为这些缺陷,小便次数/量并不适合于脱水的快速评估指标。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评估脱水及程度,需要综合多个指标。因为一个孩子如果真的脱水程度较重,肯定不会仅仅出现一个指标的变化(比如仅仅小便减少,或仅仅睡眠增多,或仅仅哭吵不安),肯定会伴随多个征象的出现。
而快速评估,就是通过我们可以立即获取的多个关键指标来综合判断,比如表格中的精神状态、眼睛、舌头以及眼泪,这样才能避免误判。
来源:儿科严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