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就肝癌外科领域,技术和理念双革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肝癌外科领域的进展体现在技术与理念两个方面。技术方面,肝脏储备功能、三维数字化、3D影像、腹腔镜手术中肝脏血流控制技术、腹腔镜机器人手术、ALPPS技术、能量器械应用等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液体活检、基因测序、基因大数据等精准治疗的基础检测,也逐步在肝癌外科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理念方面,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靶向治疗,PD-1等免疫治疗的发展更新了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格局,协同介入治疗等外科技术,必将推进肝癌治疗的改变。周俭教授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是核心,只有充分落实综合治疗才能更好地造福广大肝癌患者。
《指南》最重要的新推荐是加入了肝癌术后抗复发转移的指导性意见。肝癌术后面临着复发转移的问题,总体上讲,50%以上患者会在术后5年之内复发转移,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延长肝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该《指南》对肿瘤>5 cm或多发肿瘤以及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建议行术后预防性介入治疗降低复发转移,并将其列为一级推荐;将槐耳颗粒为代表的中医、中药归纳至抑制术后复发转移的二级推荐,也将干扰素、胸腺法新写入《指南》。本《指南》把治疗细分为一级推荐、二级推荐,更具有指导意义,更接地气,更适合临床医生对肝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
免疫治疗是目前的热点,2018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颁发给了肿瘤免疫治疗原理的发现者——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例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针对肝癌治疗的适应证已经先后在美国FDA通过。另外,包括CTLA-4抗体、lAG-3抗体、TIM-3抗体在内的其他新药还在研制当中,有些已经进入Ⅰ期、Ⅱ期、甚至Ⅲ期临床研究,有些已经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获得阳性结果。PD-1、PD-L1抗体与其他治疗方式(例如靶向治疗药物、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在进行相应的研究。免疫治疗的药物林林总总,如何应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怎样与其他药物及治疗方式联合,以及怎样选择治疗的先后次序,仍然需要大量临床实践的验证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本文由周俭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