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任珊珊 李向东 赵现廷
隐睾是男婴常见病之一,
通俗地说,
就是“蛋蛋”没有在出生后
从腹腔下降到阴囊里。
今年23岁的小陈(化名)
就是一名右侧隐睾患者,
他出生时阴囊里
只有左侧的一个“蛋蛋”,
直到8岁才在当地医院
做了右侧睾丸下降固定术。
万万没想到,
时隔15年,
小陈做过手术的右侧隐睾竟然癌变了。
为他治疗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泌尿外科专家刘卓炜教授介绍,隐睾已经成为睾丸恶性肿瘤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发病趋势上升。
睾丸如果停留在腹腔里面,一方面容易发生恶性肿瘤,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睾丸的生精能力,以后会影响生育。
刘卓炜教授
连续腹胀一个月 原来是“蛋蛋”恶变了
去年3月,小陈连续腹胀一个月,起初没有注意,后来在当地医院做检查后发现腹腔十二指肠旁有占位,医生推荐他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就诊。
接诊的刘卓炜教授安排小陈在中肿做了PET-CT全身检查后,发现问题不小!
下腔静脉旁多发淋巴结融合肿大,最大直径约 5.2 cm;右睾丸体积增大,局部代谢活跃;双肺也有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同时,多项指标超过正常参考值。
刘卓炜教授在对小陈进行了细致的体查、病史分析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诊断小陈右侧睾丸发生恶变。
“这个蛋蛋真是多灾多难!”得知病情,小陈家人的话揭开了尘封多年的“秘密”。
原来,15年前,家人带8岁的小陈在当地医院做了右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来解决隐睾的问题,不曾想多年后这个“蛋蛋”又给小陈带来大麻烦。
进一步的检查发现,小陈腹腔里的肿大淋巴结和肺转移灶是右睾丸癌的转移所致,虽然已到临床Ⅲ期,但睾丸癌对化疗疗效敏感,还有治愈的希望。
刘卓炜教授团队切除了小陈右睾丸的原发灶后,又安排他接受4个疗程的标准化疗。疗效非常不错,肺内转移灶基本消失,腹腔内的淋巴结也缩小到2.5 cm。
微创手术解决“蛋蛋的忧伤”
按照指南,腹膜后超过1 cm的残存病灶都需要手术切除。
根据以往经验,由于化疗后组织粘连严重,这种手术损伤器官和血管风险很大,医生一般会选择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的“顶天立地”切口,切口往往长达30 cm,非常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如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外科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帮助下,医生可以超越传统手术技术的限制,使更多复杂外科手术能以微创方式开展,手术切口一般仅有几个孔,每个孔大约1厘米。
2020年7月27日,刘卓炜教授团队连同麻醉科等,多学科配合共同为小陈进行手术。如同术前评估,术中见化疗后残存病灶质硬,活动度差,包膜与下腔静脉壁粘连紧密。
刘卓炜教授在操作手术机器人
刘卓炜教授团队面对 “难题”并无一丝迟疑,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慢工细活”,逐步将肿瘤包膜与周围组织仔细分离,并且顺利完成了腹膜后淋巴结的清扫。由于切口很小,小陈手术后恢复也很顺利,彻底解决了“蛋蛋的忧伤”。
今年9月,小陈再次来复查,复查肿瘤标志物和CT都无异常,肿瘤控制很好,此外,虽然做过化疗和只剩下单侧睾丸,但复查雄激素的水平也正常。小陈下一步打算组建家庭,让一度起了波折的生活回归正常。
防癌Q&A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