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6月21—24日,第58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如期举行。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超过9000名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值得骄傲的是,中国专家学者汇聚了众多成就,并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引人瞩目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雯教授团队在会上以poster形式展示了4篇摘要,主要涉及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再代偿等重要领域,展现了中国肝脏研究的杰出成果。《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谢雯教授团队就研究进行分享,以飨读者。本期为大家带来《特定的临床病理学发现与药物性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慢性化相关》。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邓优 李梦琪
李梦琪博士代表团队做壁报交流
由于肝脏在大多数药物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药物性肝损伤是许多药物潜在的副作用之一。DIL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全球范围内,每年DILI的发病率在每10万人中约为14~24人不等。虽然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能够恢复肝功能,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急性肝衰竭或慢性DILI,甚至导致死亡或需要肝移植。
DILI的发生对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也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很重要。因此,与DILI重症化和慢性化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是该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专家组对被临床诊断为DILI的患者的病历和肝脏病理进行了重新评估。在6个月内康复的患者随访了6个月,而其他患者则随访到生化指标恢复或随访3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索与DILI严重程度和慢性化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
共纳入了301例未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DILI患者。仅有8例患者出现了急性肝衰竭,但没有患者死亡。在调整了临床病理因素后,3-4级肝损伤与融合性坏死、胆管反应、较高程度的胆汁淤积和较高的纤维化分期相关,而1-2级肝损伤与肉芽肿的存在相关。在这301例患者中,分别有244例、31例、17例和3例患者在6个月、1年内、2年内、3年内实现了生化指标的正常化。在调整了临床病理因素后,胆管减少和窦周纤维化是持续6个月以上的生化异常的风险因素。胆管减少是持续1年以上的生化异常的唯一独立组织学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特定的组织学特征与DILI的严重程度和慢性化相关。尤其重要的是,超过25%的小叶间导管缺失似乎是持续生化异常的早期危险因素。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禁止转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