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漏服药物怎么办,补还是不补?

2021-09-11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作者:卢国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漏服药物怎么办?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在下一次服药的时候加倍补服。

但你是否也听说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

当你加倍服用药物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而发生中毒、不良反应增加以及疗效改变等现象

那么盲目补服药物,而致药物剂量过量的危害有哪些?漏服的药物怎样科学补救才是正确的呢?日常生活上怎样避免漏服药物呢?

下面我为大家解解惑吧。





盲目补服药物,致药物过量的危害

易发生中毒现象:

以地高辛、氨茶碱、万古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秋水仙碱、碳酸锂、丙戊酸钠为代表的一类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过量容易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正常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漏服时切勿擅自加倍补服,防止药物过量。

易致不良反应增大:

一些平时安全可靠的药物,当过量服用时也容易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大,如退烧药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可致肝肾损害、抗痛风药别嘌呤过量可致肝损害及皮疹、降糖药格列本脲过量可诱发低血糖,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过量可致干咳加重、低血压等现象发生。

易致药效的改变: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有着不同功效,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可有效抵抗血栓聚集,是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剂量。

当剂量达到300-500mg时,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抗炎。

其实除了以上药物过量补服对人体产生较大伤害以外,其他药物也不可擅自加倍补服,倘若药物发生漏服情况,应该遵循以下补服原则。


一、看漏服时间

若漏服发生在两次用药间隔时间1/2以内,应当按原剂量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来时间进行,若超过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1/2,则不可补服

亦可在发现漏服时立刻补服,但下次服药时间应此次服药时间顺延

二、看服药次数

对于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当天发现漏服应立刻进行补服次日发现漏服则无须补服,按原剂量服药即可。

三、看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降血压药

若发现漏服时间过长并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应结合当时血糖、血压的高低进行补服,若血糖、血压波动不大,则到服药时间点按原剂量补服即可;

若血糖、血压波动较大,应立刻按原剂量进行补服,并适当顺延下次服药时间。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如甲泼尼龙、泼尼龙在漏服情况下除了每天给药一次不需加倍补服外,其他用法用量的给药方法在发现漏服后均需加倍补服。

口服短效避孕药

对于漏服<12小的,应立即补服即可;

漏服>12小时的除了立即进行补服外,并且在补服之日起一周内使用其他避孕措施进行避孕,防止意外发生。

抗精神病类药:

对于每日需多次服药的,漏服时间<1小时内可按原剂量进行补服,但漏服时间>1小时以上的则不必补服,只能少服一次并按原给药时间及剂量服用即可。

抗便秘药:漏服超过2小时后不需补服,下次按时服药即可。





避免漏服药物,日常可这样做

1、使用分时药盒

患者只需把药物放进对应颜色或带标注的药盒里,即可清晰知道药物服用与否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需检查药盒的密封性,以防放进去的药物受潮变质。

2、设置闹钟提醒

此方法操作简单,通过闹钟的提醒患者可达到提前准备服用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意外关闭闹钟而漏服药物。

3、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长效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避免一天多次给药,这样就可以减少漏服药物发生的概率。

4、使用小标签进行提醒:

把需要服用的药物写在小标签上,并且把小标签贴在醒目位置,服药后把小标签撕下即可。


来源:岭南药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