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thrombosis,CV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可导致快速进展性静脉性梗死和颅内高压。需要对闭塞的脑静脉或硬脑膜窦进行3至6个月的抗凝治疗。血管内治疗(EVT)适用于存在抗凝禁忌证或抗凝后仍有进展的患者(AHA建议Ⅱb级,证据C级)。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表明,EVT作为CVT的挽救性治疗是合理和安全的,与内科治疗相比,患者结局相似。然而,这些数据受到小样本量的限制,最大的队列仅纳入了63名患者。此外,TO-ACT为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其未能证明血管内治疗对CVT的益处。在TO-ACT试验中,血管内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获得良好功能结局的可能性(mRS 0-1)没有差异。
2022年11月,美国的James E. Siegler等在NEUROSURGERY上公布了一项大型国际观察性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比较EVT或内科治疗对CVT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一项回顾性国际队列(ACTION-CVT),该队列纳入了4个国家(美国意大利瑞士和新西兰)27个中心的连续CVT患者。主要结局是90天时的功能结局(mRS0-1)。
共纳入987例患者,平均年龄45.7±16.9岁,79例(8%)接受EVT,除接受EVT的女性患者比例较高(81% vs 65%,P=.04)外,各组之间的临床或影像学特征无显著差异。
倾向评分匹配(PSM)(OR 1.48,95%CI,0.55-3.96)或逆概率处理加权(IPTW)(优势比1.02,95%CI:0.34-3.06)分析的主要结局无差异。IPTW分析显示EVT与较高的90天mRS转换(shift in modified Rankin Scale)(OR 2.00, 95% CI, 1.01-3.98)和死亡率(OR 4.60,95%CI,1.10-19.23)相关,但PSM或IPTW分析的次要结局无其他差异。TO-ACT试验和PSM接受抗凝治疗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在主要或次要结局方面,与EVT无显著关联。
最终作者认为在这一项大型观察性队列研究中,未发现EVT对CVT的价值。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了TO-ACT试验的结果。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什么疾病?怎么诊断和治疗?
扣带回癫痫(cingulate epilepsy,CE)是什么疾病?
王拥军教授 | 2022年神经病学10大研究进展,深入解读不容错过!
Neurology:取栓后CT发现造影剂渗出者更应该强化降压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