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柳叶刀》子刊发布国际多中心研究!揭示全球肝硬化住院患者感染现状 | 消化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Glob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or the CLEARED Consortium

发表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Q1区,IF2023: 30.9)

通讯作者:谢青

第一作者:曹竹君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推荐理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教授携手曹竹君研究员,带领中国区域的研究团队在全球慢性肝病病程演变及临床事件和失代偿登记(CLEARED)研究联盟中开展CLEARED-Infection研究,对26个国家和地区、98个中心的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旨在确定全球范围内肝硬化住院患者感染的区域差异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联。论文于9月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


研究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教授携手曹竹君研究员,带领中国区域的研究团队在慢性肝病病程演变及临床事件和失代偿登记(CLEARED)研究联盟中开展CLEARED-Infection研究,对26个国家和地区、98个中心的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旨在确定全球范围内肝硬化住院患者感染的区域差异及其与临床结局的关联。论文于9月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1月5日至2022年12月10日期间非择期住院的肝硬化成人患者(≥18岁)。研究者通过患者报告和病历资料,收集了入院时和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30天的数据。主要结局是有入院感染(定义为入院时或入院后48h内存在感染)与无入院感染患者的院内死亡或临终关怀转诊率。通过多变量对数二项回归分析,以识别院内死亡或临终关怀转诊的风险因素。


共423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平均56.1岁(标准差13.3),64.0%为男性]。其中,1351例(31.9%)患者存在入院感染。与中上收入国家(UMIC)(30.6%)和高收入国家(HIC)(28.6%)相比,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L-LMIC)中感染患者的比例更高(41.7%)。入院时存在感染的患者其肝硬化严重程度更高,且更可能在前6个月内发生过感染或住院。


常见感染类型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8.9%)、肺炎(17.2%)和尿路感染(14.3%)。40.6%患者的细菌或真菌培养呈阳性。大多数分离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63%),革兰阳性菌(29%)次之,最后为真菌或混合感染(9%)。分离出的前三位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属。总体药物耐药率为40%,UMIC中最高。最常使用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37%),其次是广谱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23%)。304例患者更换抗菌药物,其中62例(20%)调整为降阶梯治疗。与无感染患者相比,伴有入院感染的患者住院死亡或临终关怀转诊率较高(22.1%对8.0;P<0.0001),多变量分析结果一致。


在CLEARED研究联盟队列中,感染的发生率、类型、致病性微生物及培养阳性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且感染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培养阳性率较低,限制了合适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从全球视角出发,考虑感染、耐药性和资源的区域差异,有助于减轻全球疾病负担和改善区域不平衡的现象。


专家点评


该研究汇聚了全球和中国的力量,在慢性肝病病程演变及临床事件和失代偿登记(CLEARED)研究联盟中开展了CLEARED-Infection研究,尤其是凝聚了中国23家中心专家团队对该全球项目的无私奉献和严谨的科学研究的精神。


该研究对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98个中心的4328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揭示了不同收入国家住院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区域差异性和感染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近32%住院患者在入院时已有感染,而且近40%患者出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并且发现在这些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特点包括感染的类型、感染的部位、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尤其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感染,对临床结局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些结果和发现为我们临床管理肝硬化患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有助于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有效分配全球医疗资源,帮助医护人员根据感染类型和耐药模式差异更合理地优化抗生素使用,并同时推动科研人员加强多重耐药的研究,开发快速诊断工具和制定个性化治疗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肝硬化住院患者感染的高度重视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患者的生存,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全球疾病负担,并逐步缩小全球区域的差异。


临床研究背后的故事


在慢性肝病病程演变及临床事件和失代偿登记(CLEARED)研究联盟中开展的全球CLEARED-Infection研究,是迄今中国在全球肝硬化领域内参与度非常高的由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之一,并不断产生科学证据推动全球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精细化管理,体现了中国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全球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没有中国参与的临床研究就不是一个全球性研究。另外通过该项研究真正体现了以下特点:


1.中国专家对全球临床研究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以及参与度不断提升,其临床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吸引了全球临床研究对中国的关注度。谢青教授作为中国地区的PI加入全球临床研究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项目方案的制定、实施、数据分析和文章发表的讨论,进一步体现了中国专家在全球临床研究中的话语权。


2.中国专家精诚合作、打出“中国牌”、发出“中国声”、站好“中国台”、组好“中国队”,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在临床研究中近几年来的飞跃发展,以及中国专家对患者的随访和数据管理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也体现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多样化的疾病谱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全球同行的目光。


作者简介


谢青.png
谢青 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 点评专家

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岗位)、博士生导师。曾担任第十届、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四、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第九届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届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会长,现任第六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肝脏杂志主编、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30年来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及各类肝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作为感染病及肝病临床药物试验专业负责人,牵头和参与近60余项全球及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抗病毒新药研发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抗病毒优化治疗方案及病毒性肝炎功能治愈新方案的探索、肝衰竭/肝硬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以及药物性肝损伤领域的研究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传染病专项12项)。共发表论文30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6篇,总影响因子450.13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214篇,其中SCI论文83篇,包括感染病和肝病领域权威杂志NEJM、BMJ、Lancet(gastro & hep)、J Hepatology、Hepatology、Am J Gastroenterology、Clinic Infect Dis 和J Infect disease等,总影响因子380多分。参与制定15部全国感染病领域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华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成果推广奖等,以项目主要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五洲女子科技奖”、“上海市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曹竹君.png
曹竹君
第一作者

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九届上海医学会肝病分会青委秘书。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EJM》、《BMJ》、《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J Hepat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累计被引2400余次,单篇最高超1300次(Google Scholar)。获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青年学者奖、2024年“青柑”学者、202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2022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五完成人)。先后入选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委“东方英才”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应急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


团队介绍

1.png

图1 CLEARED学术委员会



2.png

图2 CLEARED研究中国区团队

CLEARED研究联盟由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Jasmohan S. Bajaj教授和印度肝胆科学研究所的Ashok Choudhury教授联合发起,由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土耳其;中国大陆;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主要研究者(PI)建立(图1)。


在CLEARED研究联盟框架下,中国区牵头人谢青教授联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海教授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刘成海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宁萍教授团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孟超肝胆医院林明华教授/高海兵教授团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团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邬小萍教授团队、温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明芹教授团队、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朱传武教授团队、树兰(杭州)医院颜华东教授团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磊教授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蒋永芳教授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昕教授团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明华教授团队、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陈金军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团队、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冼永超教授团队;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赵彩彦教授团队、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高沿航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徐斌教授团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王晓忠教授团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鹏教授团队、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丽阳教授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团队等二十四家医院同仁共同完成(图2)。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