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AP)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区别有典型症状和影像改变的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主要指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其他少见病原体包括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次体。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殖,没有细胞壁,因此又称为细胞内感染病原体。关于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情况,国外报道为22%,我国报道约为30%。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最易引起重症感染的是军团菌。
成人由肺炎衣原体所致重症肺炎少见报道。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菌。无动物储存宿主,属严格的人类病原体,目前只有一种血清型。传染途径是呼吸道分泌物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肺炎衣原体感染可引起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更易引起慢性感染,且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慢阻肺、哮喘、动脉粥样硬化等。
人群中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很高,50%~70%,提示高感染率。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可表现为双侧/中下肺野居多;肺门向外放射的网状结节影;均匀磨玻璃影或小斑片或肺叶段实变;灶性肺气肿;多吸收慢,数周至数月。
确诊依据:①分离培养(特殊技术);②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CP抗体IgG 4倍升高;③血清CP抗体IgM滴度>1:16。
重要参考意义:①CP核酸检测阳性;②单份血清CP IgG抗体滴度>1:512。
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咳嗽、咳痰、发热1周,加重3天,呼吸困难1天,2019年12月9日入院。最高体温39.5℃,伴头痛、肌肉酸痛、咽痛、打喷嚏、流清涕、言语不利。入院当日胸部CT:右肺上叶实变,右肺下叶背段含气囊肿,右侧胸腔积液(图1)。血气分析:FiO2 53%,pH 7.506,PaCO2 28.5 mmHg,PaO2 54.5 mmHg,PaO2/FiO2 103 mmHg,K+ 3.0 mmol/L,Na+ 124 mmol/L。
图1 患者胸部CT
入院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图2),12月11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图2 患者胸部X线片
病原体检测:甲流、乙流病毒IgM,腺病毒、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IgM及血培养均为阴性。痰培养回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月14日mNGS回报鹦鹉热衣原体(序列数3248)、流产衣原体(序列数166)。
未明确病原体前给予广谱抗感染治疗:莫西沙星+美罗培南+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利奈唑胺。后经mNGS明确为鹦鹉热衣原体,调整治疗方案。继续使用莫西沙星,加用替加环素,停用利奈唑胺、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美罗培南降级为头孢哌酮舒巴坦。
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患者氧合指数逐渐升高,吸氧浓度逐渐下调,WBC基本正常,PCT逐渐下降。患者胸部CT较前明显改善(图3)。
图3 患者治疗前后胸部CT比较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
鹦鹉热衣原体为革兰阴性需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主要宿生在鸟类的组织、血、粪中。呼吸道吸入受鹦鹉热衣原体污染的气溶胶可致病。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型A、E是导致人类鹦鹉热的主要基因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咳嗽;病情严重者可发展至重症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及昏迷等,往往预后不佳。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肺内不同程度的浸润斑片影,较严重者可累及整个肺叶,高分辨率CT显示部分病变区呈实变结节与磨玻璃样,患侧胸膜受累,有少量胸腔积液。
病原学诊断
鹦鹉热衣原体的病原学诊断需行细胞培养,无法常规开展;血清学检查多为回顾性诊断标准;因此,mNGS在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治疗
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500 mg,4次/d,多西环素100 mg,2次/d,疗程7~10 d。莫西沙星对衣原体属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此外,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也可选用。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作者:庞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