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医学的进步。《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中国医学进步40年》特刊,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的记录、一位位医学大师的讲述和一项项医学突破的回顾,展现中国医学发展带给世界的惊喜!
程显声:畅游在丰富多彩的肺血管病世界
程显声教授,2018年5月摄
“早些年在很多医生的认知里,肺血管病只是个非常狭小的领域,不为医学界所重视。其实不然,当步入这个‘陌生的世界’后会发现,它丰富多彩,景象万千。
命运把我送到了这个位置,如果换做是别人有可能就不干了,但我就是坚持,我有个特点,无论交给我什么事我都会很努力的干好。”
几十年的潜心耕耘,程显声教授创建了一个新的专业——肺血管病学,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肺血管病中心,培养了一支肺血管病专业队伍,开创了我国肺血管病防治的新局面。
1.与肺血管病结缘,是时代的烙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同年12月,年仅17岁的高二学生程显声应招成为一名卫生兵,后被分配到在中国医科大学第42期军医班接受了5年半的系统医学培训,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胸科医院(1958年医院转业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青年程显声,1956年4月摄
1963 年,程显声攻读蔡如升副院长的研究生,他的研究课题是“肺心病的血气酸碱改变”。当时全国只有这一台血气分析仪,做一次检测需要10 ml血液,他们白天黑夜连轴转,共完成了100多例患者的血气酸碱分析。遗憾的是后来赶上特殊时期,论文未能及时发表,直到1972年才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关于肺心病血气酸碱改变的部分问题。
1972年,原卫生部提出将肺心病与冠心病、高血压作为需要防治的三大疾病;程显声被从医疗队调回北京,受命率领6人团队成立肺心病研究小组。从此,程显声教授再也没有与这个专业分开过。
2.星星之火燎原,肺心病防治推动学科大踏步发展
肺血管病实际并不是一个诊断名称而是一个统称,包括肺心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在内的多种疾病。
肺血管病专业的起步要从肺心病说起。20世纪70年代,肺心病是我国医学界研究并防治的重点疾病。程显声教授在国内率先成立肺心病研究小组和肺心病(后为心脏肺循环)研究室;随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全国多地组建肺循环或肺血管病中心,1973年全国肺心病防治协作组成立,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肺心病防治协作组。
经过大家20年间的共同努力下,肺心病的诊治得到显著改善,肺心病住院病死率降低一半(由31.1%降至10%~15%);肺功能与血气分析逐渐被全国医生认识和推广;呼吸衰竭的抢救也得到飞速发展……肺心病的防治研究也推动了我国肺血管病学与呼吸病学专业的大踏步发展。
3.肺栓塞诊治工作得到推广,“让我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肺栓塞隐匿又凶险,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我国,肺栓塞一度被认为是非常少见的疾病,猝死乃至骨折后突然死亡者一概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993年第9版《实用内科学》中曾注明,肺栓塞“在中国极少见”,至2001年时第11版中描述变更为“少见”,而实际上,肺栓塞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不容小觑。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某大型三甲医院,在2005 年前,近5000张床位每年收治仅5~6例肺栓塞,而现在每年收治肺栓塞患者400~500例,显然此前漏诊了大量患者。
在我国肺栓塞防治和研究方面,程显声教授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73年,阜外医院开展了我国首例核素肺灌注扫描诊断肺栓塞,肺栓塞诊治形势从此改变;在此之前,临床基本上不可能诊断肺栓塞,多是尸检确诊发现。肺灌注扫描以及80年代螺旋CT应用于临床后,被检出的肺栓塞病人越来越多。程显声教授对该领域高度关注,他先后发表了十余篇述评,深入探讨了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以及研究思路;1995年、1997年,他先后举办了肺栓塞北京市学习班、全国学习班,将肺栓塞影像学诊断和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法普及开来,一些单位也组成多中心协作组。通过这些推广工作,我国肺栓塞防治工作就此铺开。
1999年肺栓塞溶栓治疗多中心试验总结会,右1为程教授
值得一提的还有,低剂量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方案的提出是我国学者在肺栓塞领域的重要贡献。程显声教授等参考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小剂量溶栓方案,并结合国外文献考虑缩短用药时间,最终完成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尿激酶20 000 U/(kg·2h)静脉滴注的方案;随后,王辰院士又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将欧美肺栓塞指南推荐的阿替普酶剂量减半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国际同道的认可与推广。
程教授自豪地说,“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每年成千上万的肺栓塞患者得以诊断并接受治疗。我总结自己这辈子没白活,主要是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肺栓塞占肺血管病的一大部分,而且是可以治好的一部分,当前公众乃至医疗界对肺栓塞的认识仍然不够,仍有待进一步普及。”
4.破解不治之症,肺动脉高压打开新局面
程教授介绍,我国对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可以以2006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2006年前,肺动脉高压研究以血流动力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居多。1963年,于秀章报道了6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这是我国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第一篇文章;1982年,胡旭东发表了肺动脉高压110例血液动力学分析;“七五”期间,程显声教授一项关于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课题获得了国家100 万元拨款,主要由华毅医师完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
1995年,美国批准第一个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国际局势开始改变;2006年,中国肺动脉高压领域发生了突破性变化,这一年2个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并且一些年轻医生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回国后做了很多工作,因此,肺动脉高压较前得到更多关注,各类研究全面铺开。
过去肺动脉高压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近年来随着业界专家学者的不懈探索,随着新药物新疗法的不断涌现,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有了很大改善。2018年5月5日,在阜外医院举办的“肺动脉高压日”主题活动中,50余位生存十年以上患者的集体出现让人为之振奋。
5.敏而善思,这些新发现并非偶然
程显声教授对肺血管病的探索脚步一直都未停止。在国家的“七五”到“九五”期间,他承担的课题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12项(其中国家级2项);1993 年,他率先在我国提出肺血管病的定义;2011年,他首次提出“右心体系”概念;即使是最近几年,他也不断有新发现和新成果产出,并且乐此不疲。
二尖瓣外科术后发生晚期三尖瓣反流相当常见,传统左心疾病引起三尖瓣反流的机制不能解释其发生,因为成功的二尖瓣术后多数严重肺动脉高压已明显下降,左右心功能显著改善。这个问题程教授琢磨了很久,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可能与纤维骨架有关,二尖瓣术后心脏纤维骨架稳定性失衡可能是三尖瓣反流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经过查阅文献和深入思考,程教授把这个问题正式提出,并于2015年发表。“我们医院一位外科大夫看到文章后很快给我打电话说,‘我怎么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呢’!他是认可的,这时候我很高兴。”
同年,程教授还发表了我国首例“先天性短腱索致三尖瓣大量反流”的病例报告。那是一位27岁女性,先后做过12次超声、1次CT、2次磁共振检查,始终未能确诊病因。程教授在翻阅了所有检查结果后,其中一份描述“瓣尖腱索短、三尖瓣关闭不拢”的超声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直觉告诉他可能这就是病因,经过文献检索他找到国外类似的几例报道,并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基本痊愈,“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高兴了好几天!”
6.是学科奠基人,更是勤奋热情的实干家
与程显声教授的整个访谈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的,他轻描淡写的讲述着那些改写学科历史的重大事件,他多次强调,“这不是我个人的工作,而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位学科奠基人没有给人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感觉,谈到兴头上时,85岁高龄的他眼中闪烁着年轻人的热情与活力。
肺血管病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在心肺夹缝中生存发展很不容易,其中酸甜苦辣,程教授感受深刻。在早年间,“谁把肺血管病当回事呀”,全国第二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征文通知中明确提出不接收肺心病的文章;因为专业冷门,招研究生也很困难,有几个研究生进来之后很快就转专业了。现在情况转变了很多,但不被重视的情况仍然存在。虽然有时“受欺负”,但程教授乐呵呵的说,“我觉得没什么,我每天还挺忙的,查房、看病人、读文献……”
程教授在大学学的俄文,30多岁参加工作后从头开始学英文,不管去哪里,他都在兜里揣一本英文字典,排队间隙就拿出来学一会。当时阜外医院周一至周五是24小时在院制,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只能周六晚上回家,周一早上返回医院。即使是这样,程教授每周日上午都会抽出时间去协和医院图书馆看书。他回忆说,“确实很苦,我的老伴儿跟着我也很苦。我不聪明,但我很努力,从不耽误时间”。直到现在,程教授还保持每天看英文文献、自己做幻灯的习惯。“我很愿意让后辈学生们施展拳脚,但我还不甘寂寞,去参加会议不能空手而去只做会议主持,每次我都要讲些新东西,我会选那些很重要、别人还不清楚的问题去讲,挺有意思的。”
7.希望更多医生加入这个队伍
程显声教授介绍,肺血管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多学科交叉和渗透的前沿科学,一些肺血管病非常复杂,需要医生知识面广,不断学习,从宏观大视野看待肺血管学科。在讲述中,程教授对这个学科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有一次我答应老伴儿休息一天,可没过多久,我又跑到电脑跟前去了,就是喜欢。”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程教授说自己最愿意回到当住院医生的阶段,那时候临床基本功最扎实,成长也最快。
谈及对未来十年学科发展的期待,程教授毫不犹豫的说,希望更多的医生加入肺血管病领域,希望这个队伍更加壮大;他也希望未来十年,肺动脉高压在病因上有所突破,在治疗上更前进一步。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孙云 采写;版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